[实用新型]组合式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8811.7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7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谢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井峰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脚 组合式继电器 继电器单元 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 触头装置 衔铁装置 继电器壳体 在线圈装置 机械安装 外部电路 外壳内部 线圈装置 断开 接通 并列 占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继电器,包括:外壳;安装脚,安装脚设于外壳上;多个继电器单元,并列设于外壳内部,继电器单元包括线圈装置、衔铁装置及触头装置,衔铁装置在线圈装置的控制下驱动触头装置接通及断开外部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继电器,通过将多个继电器单元设置于同一个外壳内,且该外壳上设置安装脚,从而减少了所需继电器壳体及安装脚的数量,进而减少多个继电器的机械安装工时,同时也减少了多个继电器所占用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继电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行业普遍使用继电器作为电路的通断控制元件,现有的继电器一般为单体结构,其由触头装置、线圈装置、衔铁装置和外壳等部分组成。触头装置一般由密封在腔体内的常开(动合)、常闭(动断)双触头及灭弧装置构成;线圈装置一般由线圈、铁芯和线圈支架构成;衔铁装置一般由衔铁和复位弹簧等部分构成;外壳则起保护和固定作用,外壳表面一般配有供机械安装用的安装脚位。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单体继电器需要各自独立的外壳和安装脚位,当一个装置内需配置多个单体继电器时,其外壳和安装脚位将会占用过多的安装空间;同时,每一个单体继电器需要各自独立的电气连接,其装配和维护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继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每个单体继电器需要独立的外壳和安装脚位导致占用过多的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继电器,包括:
外壳;
安装脚,所述安装脚设于所述外壳上;
多个继电器单元,并列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继电器单元包括线圈装置、衔铁装置及触头装置,所述衔铁装置在所述线圈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所述触头装置接通及断开外部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继电器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线圈装置设于所述支撑框架内部,所述触头装置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方,所述衔铁装置一端设于所述支撑框架内部,另一端伸出所述支撑框架以与所述触头装置连接,所述线圈装置、所述衔铁装置及所述触头装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触头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密封腔体,设于所述密封腔体中并与所述衔铁装置连接的动触桥,以及设于所述密封腔体上并外露于所述外壳的继电器输入端及继电器输出端。
优选地,多个所述继电器输出端相互独立,多个所述继电器输入端相互并联。
优选地,多个所述继电器输出端相互独立,多个所述继电器输入端包括第一组继电器输入端及第二组继电器输入端,所述第一组继电器输入端相互并联,且所述第二组继电器输入端相互并联。
优选地,多个所述继电器输出端相互独立,多个所述继电器输入端包括第三组继电器输入端及第四组继电器输入端,所述第三组继电器输入端相互并联,所述第四组继电器输入端相互独立。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继电器还包括分别与各所述继电器输入端电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外部电路电连接的接线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和上盖相互套合并通过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继电器还包括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设于所述密封腔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装置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上盖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连接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并伸出所述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井峰,未经谢井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8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更换的接触器
- 下一篇:密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