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元件引线校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9378.9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3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海同创电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杨觅 |
地址: | 22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牵引轮 从动转轴 拉直装置 安装槽 固定架 牵引轮 轴承座 电子元件引线 本实用新型 主动牵引轮 校直装置 主动转轴 线架 穿过 电机固定架 从动齿轮 内部安装 内部设置 上下两侧 受力均匀 直径相等 中间表面 主动齿轮 上表面 下表面 校线架 相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引线校直装置,包括拉直装置固定架、电机固定架、主动转轴、从动转轴、牵引轮安装槽和校线架,所述拉直装置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牵引轮安装槽,所述拉直装置固定架的上下两侧内部安装有轴承座,所述从动转轴穿过轴承座安装在校线架的内侧上部,所述主动转轴穿过轴承座安装在校线架的内侧下部,所述从动转轴的中间表面上安装有设置在牵引轮安装槽内部的从动牵引轮,本实用新型由于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结构大小相同,且从动牵引轮的外直径与主动牵引轮的内直径相等,使得从动牵引轮与主动牵引轮的线速度相等,从而使引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力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引线校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子元件引线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热熔断体、电阻、电容、电感、小型熔断器等电子元件,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引线(铜线、镀锡铜线、漆包线等),引线的直度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质量,因此引线在编带、成型前需要对其进行校直。
现有的电子元件引线校直机由多个带槽的轮子组成,各个轮子互相交错,在引线截面的各个方向纵向分布。工作时引线从各个轮子之间曲折穿过,卡在轮子的引线槽上不致于滑脱,由牵引机构将引线拉出来,但是现有的牵引机构在拉出引线时,由于引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力不均匀,在持续的拉直过程中引线会产生变形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弯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引线校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件引线校直装置,包括拉直装置固定架、电机固定架、主动转轴、从动转轴、牵引轮安装槽和校线架,所述拉直装置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牵引轮安装槽,所述拉直装置固定架的上下两侧内部安装有轴承座,所述从动转轴穿过轴承座安装在校线架的内侧上部,所述主动转轴穿过轴承座安装在校线架的内侧下部,所述从动转轴的中间表面上安装有设置在牵引轮安装槽内部的从动牵引轮,所述主动转轴的中间表面上安装有设置在牵引轮安装槽内部的主动牵引轮,所述主动牵引轮与从动牵引轮之间设置有用于引线通过的间隙,所述从动转轴的一端焊接有设置在拉直装置固定架表面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转轴的一侧焊接有设置在拉直装置固定架表面上的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拉直装置固定架的底部焊接有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转轴的一端焊接有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皮带与皮带轮相连接,所述拉直装置固定架的一侧焊接有校线架,所述校线架的一端安装有进线管,所述校线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出线管,所述进线管、出线管和用于引线通过的间隙三者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从动牵引轮的外直径与主动牵引轮的内直径相等,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结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校线架的内部设置有校线轮安装槽,校线轮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五个呈正弦波状安装的校线轮。
优选的,所述校线架的一端下部表面焊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固定螺丝。
优选的,所述校线架的两端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进线管和出线管的安装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从动牵引轮与主动牵引轮旋转,进而对引线进行牵引,由于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结构大小相同,且从动牵引轮的外直径与主动牵引轮的内直径相等,使得从动牵引轮与主动牵引轮的线速度相等,从而使得引线的上部表面的移动速度与引线的下部表面的移动速度相等,进而保证在引线的持续拉直过程中,引线不会由于受力不均匀导致弯曲现象的产生,通过校线架的两端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进线管和出线管的安装槽,在进线管和出线管的长时间的磨损后方便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直装置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校线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海同创电线有限公司,未经滨海同创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93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