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影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2800.6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0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彬;肖智林;李顺东;曾凡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部 造影导管 牵引线 造影剂 封堵器 释放口 牵拉 显影 肺动脉 贯通 导管内腔 方向可调 弧形结构 弯曲方向 软管 主动脉 卷曲 造影 头端 植入 流出 伸出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造影导管,用于在PDA封堵器植入手术中输送造影剂,包括头部、中间部和尾部,且头部和中间部连接并贯通,中间部和尾部连接并贯通,中间部是软管,头部是弧形结构且设有造影剂释放口,还包括两根牵引线来调节造影导管的弯曲方向,两根牵引线分别设置在导管内腔的两侧,一端与中间部连接,另一端从尾部伸出,牵拉第一牵引线时,中间部带动头部向一侧弯曲;当牵拉第二牵引线时,中间部带动头部向另一侧弯曲。如此设置,造影导管头端的卷曲方向可调,能够很好的固定于理想的主动脉内造影位置,利于PDA显影;且仅有头端设有造影剂释放口,造影剂不会从肺动脉端流出,不会干扰PDA显影,能看清PDA的具体形状和大小,选到合适型号的PDA封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造影导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辐射、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新生儿发病的概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简称PDA)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约15%。
动脉导管原本系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出生后不久动脉导管废用即应自行闭合;若患者1岁以后动脉导管仍持续开放,即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并产生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故应施行手术,中断其异常血流。
PDA首选的的治疗方式为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即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将PDA封堵器植入到动脉导管部位堵闭动脉导管,从而达到根治PDA的目的。常规的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需要穿刺股动脉,用猪尾导管行主动脉造影,以清楚显示PDA,便于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及术中操作。随着经验的积累及术者介入技术的提高,目前,大部分PDA可只穿刺股静脉、从肺动脉侧经PDA至主动脉造影后、单纯经静脉途径行PDA封堵,这样可以避免穿刺股动脉较易出现的血管并发症,且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短,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避免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血栓并发症。
单纯经静脉途径行PDA封堵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使用猪尾巴导管从肺动脉经过动脉导管行主动脉造影,以清楚显示PDA,便于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及手术操作。如图2所示,主动脉内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动脉近心端B流经PDA部位、再流向主动脉远心端A。主动脉造影时,造影剂从主动脉近心端B流经PDA到远心端A、从主动脉侧经动脉导管流向肺动脉侧才能很好显示PDA的解剖结构。
现在常用的猪尾导管的卷曲方向不可调,不能很好的固定于理想的主动脉内造影位置,造影剂流失不利于PDA显影;如图1所示,且头端有侧孔段过长,在导管从肺动脉穿过动脉导管到达主动脉时,呈圆圈状的猪尾导管头端常不能自如的放置到PDA上方近心端的主动脉内(如图2所示)。这样,从股静脉侧通过肺动脉、动脉导管行主动脉造影,由于:(a),主动脉血流速度快,导管头端受血流冲击难以固定,容易晃动至PDA远心端A,猪尾导管释放的造影剂大部分随主动脉血流漂走,仅少量流向PDA;(b),由于有侧孔的猪尾导管头端过长,部分侧孔可能位于动脉导管的肺动脉侧,造影时造影剂不是从PDA主动脉侧流向肺动脉侧,而是在肺动脉侧和主动脉侧几乎同时显影,提前出现的肺动脉侧造影剂干扰PDA显影,这样就很难看清PDA的具体形状和大小,对PDA封堵器的选择及手术操作造成困难。
因此,如何解决在PDA封堵器植入手术中,现有的猪尾造影导管的卷曲方向不可调,不能很好的固定于理想的主动脉内造影位置,造影剂流失不利于PDA显影;且侧孔段过长,部分侧孔位于动脉导管肺动脉侧,从肺动脉端侧孔流出的造影剂容易干扰PDA显影,很难看清PDA的具体形状和大小,因而难以选取合适型号的PDA封堵器的问题,成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28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