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喷吹烧结用多层联动式侧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5182.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7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宇;刘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27B21/08;F27B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烧结机台车 喷吹 侧密封装置 联动式 密封罩 燃气 烧结 承力板 连接杆 密封板 旋转轴 喷吹装置 煤气 本实用新型 烧结生产线 密封效果 外侧面 积灰 侧面 保证 | ||
一种燃气喷吹烧结用多层联动式侧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烧结机台车、密封罩、燃气喷吹装置、侧部密封装置。烧结机台车位于密封罩内。燃气喷吹装置位于烧结机台车的上方。该装置设有多层侧部密封装置。多层侧部密封装置设置在烧结机台车的两侧与密封罩的内侧面之间。侧部密封装置包括连接杆、旋转轴、承力板、密封板。连接杆的一端与密封罩的内侧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有旋转轴。承力板与旋转轴连接。密封板与承力板连接。密封板的末端贴近烧结机台车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喷吹烧结用多层联动式侧密封装置可有效保证密封效果、且可有效清理积灰的煤气喷吹多层联动式侧密封装置,达到使整条煤气喷吹辅助烧结生产线稳产、顺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侧部密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燃气喷吹用多层联动式侧密封装置,属于烧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结工艺是炼铁流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原理是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烧结成块,从而送往高炉进行下一步工序。
为了降低高炉炼铁的焦比和冶炼成本,高炉对烧结矿的要求往往是高强度和高还原性。烧结工序中,一般要求烧结矿具有较高的强度、高成品率、较低的返矿率,以及较低的燃料消耗。高强度和高还原性的烧结矿在高炉冶炼过程中消耗较少的焦炭,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从长远角度考虑,二氧化碳减排要求将成为制约钢铁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据相关资料介绍,烧结与高炉工序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工业排放总量的60%。因此,无论从企业降低成本考虑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减少烧结固体燃料消耗比例与降低高炉炉料的燃料比成为炼铁技术的迫切之需。
在此大环境下,日本JFE公司开发的“烧结料面气体燃料喷吹技术”应运而生,其原理是通过喷吹装置3在点火炉2后一段距离的烧结台车1上方喷吹稀释到可燃浓度下限以下的气体燃料,使其在烧结料层内燃烧供热,其简图如图1所示。该技术可降低烧结矿生产中的固体碳用量以及CO2排放量,同时,由于气体燃料的燃烧加宽了烧结料层在生产时的高温带宽度,所以使得1200~1400℃的烧结矿温度时间得到延长,从而使得烧结矿的强度以及5~ 10mm孔隙率得到有效加强。目前看来该技术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提质效果,日后将会有很好的市场发展潜力,本实用新型也针对该技术进行阐述。
现有技术下的喷吹装置结构见图1所示:喷吹装置由喷吹总管、喷吹支管、喷吹管排、喷吹罩与侧部密封件组成。其中喷吹总管一端与厂区燃气管道相连,另一端通过喷吹支管与喷吹管排相连,喷吹管排位于喷吹罩内,并位于烧结机台车上方。燃气在生产时,从厂区燃气管道进入喷吹总管后再进入喷吹支管,最后进入喷吹管排并喷出,在喷吹罩内与空气混合,形成设计要求浓度的混合性气体,进入烧结料层内部辅助烧结,侧部密封件可有效保证罩内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性气体不会外溢至罩外。现有技术下的煤气喷吹侧密封装置,由于不具备自适应调节功能,故在烧结机长期生产中极易遇到以下异常工况与问题:
1、密封效果欠佳:由于现有技术的喷吹罩侧密封装置为单层式侧密封,即只有一层侧密封板,故当罩内负压大或是喷吹罩旁环境风速大的时候,侧密封就无法很好地起到密封作用,从而使得冷风从喷吹罩侧部漏入,对煤气喷吹辅助烧结效果起负面效果;
2、容易积灰:由于烧结车间为多尘多粉粒体环境,在长时间生产中,侧密封装置的密封板与烧结机台车栏板之间极易积灰,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时间久了会结成大块灰垢,夹在台车栏板与密封板之间,一旦台车栏板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栏板外倾的现象,灰垢就会使得侧密封板被台车带动着向前运行,从而带动整套喷吹装置随着台车向前运行,进而导致与喷吹装置相连接的煤气管道被撕裂扯开,造成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5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