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换热器的新型管箍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6789.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8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安;王健良;胡兴苗;程雷;汤其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鼎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4 | 分类号: | F28F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2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管箍 本实用新型 换热器 内壁 连续不断 流体摩擦 螺旋管式 轴线方向 纵向分布 干摩擦 横凹槽 润滑膜 润滑液 有效地 纵凹槽 擦伤 隔开 减小 限位 相配 磨损 储存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新型管箍,包括有本体,在该本体上开有用来与换热管相配合的U形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凹部的内壁上开有凹槽,该凹槽为沿U形凹部的轴线方向分布的横凹槽或/和沿U形凹部的纵向分布的纵凹槽。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该凹槽内的空间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液,进而使U形凹部内壁与所限位的换热管外表面之间连续不断的润滑膜所完全隔开,使二者之间的干摩擦变为流体摩擦,以保护二者的接触面不受擦伤磨损;并且这样的结构也减小了换热管与管箍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换热管能在管箍内一定范围内可以活动,从而更能有效地防止了管箍处换热管出现的卡涩现象,尤其应用在螺旋管式换热管,该效果更为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的部件,具体指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管箍。
背景技术
管箍是换热器上的常见部件,换热器主要包括有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通常分别固定在各自的管板上,该换热管在两管板之间的部分嵌入垫条的凹槽内,即通过垫条进行定位,然后在所需部位处再用管箍进行卡牢,最后将管箍的两侧端部焊接固定在垫条上。
常见的管箍是在其主体上开设U形凹部,当应用于缠绕管式换热器时,由于缠绕管式换热器中的换热管是按一定方向缠绕于中心管外,因此管箍的U形凹部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一夹角,以适配换热管的螺旋方向,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4567480A的文献中就所披露的结构。因此这种换热管的固定方式具有结构紧凑、耐高压的特点,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换热管的振动。
但随着石油化工及煤化工工业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应用领域也更为广泛,换热器应用的各种工况也更加苛刻,尤其是缠绕管式换热器。随之,对其中的固定换热管的管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使用的管箍虽然能够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但还是存在管箍固定处的换热管有卡涩的现象,这种管箍与换热管之间的卡涩、干摩擦将损伤换热管的外表面、管箍内表面的质量,严重时会出现表面腐蚀问题,同时管箍对换热管固定抗震作用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防止管箍处的换热管出现卡涩现象的用于换热器的新型管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换热器的新型管箍,包括有本体,在该本体上开有用来与换热管相配合的U形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凹部的内壁上开有凹槽,该凹槽为沿U形凹部的轴线方向分布的横凹槽或/和沿U形凹部的纵向分布的纵凹槽。
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凹槽底部开有贯穿U形凹部外壁的通孔,以使润滑液顺利地进入到凹槽中。
在上述改进方案中,当所述U形凹部的内壁上同时开有横凹槽和纵凹槽时,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通孔位于该横凹槽和纵凹槽的交叉部位,以减少加工量。
在上述优选方案中,再进一步优化的是,所述横凹槽有多个,分布在该U形凹部的底部内壁和侧面内壁上,更能避免卡涩现象的发生。
同样,当所述的凹槽仅为横凹槽时,所述横凹槽也以开有多个为佳,分布在该U形凹部的底部内壁和侧面内壁上。
在上述各方案中,当所述U形凹部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一夹角时,可以应用于螺旋管式换热器上,并且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在U形凹部的内壁上增设凹槽,因此可以利用该凹槽内的空间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液,进而使U形凹部内壁与所限位的换热管外表面之间的接触面被连续不断的润滑膜所完全隔开,使二者之间的干摩擦变为流体摩擦,以保护二者的接触面不受擦伤磨损,同时可避免卡涩现象;并且这样的结构也减小了换热管与管箍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换热管能在管箍内一定范围内可以活动,从而更能有效地防止了管箍处换热管出现的卡涩现象。而且本实用新型在给换热管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还在升、降温过程中限制了换热管热胀冷缩运动,此时,管箍与换热管紧密抱合,但摩擦小,抗震效果好,尤其应用在螺旋管式换热管,该效果更为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鼎石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鼎石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6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换热机组底架
- 下一篇:一种换热器的壳程进出口导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