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右肾上腺静脉采血介入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8980.9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7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玲;黄锋;黄荣杰;陈务贤;黄江南;梁雪华;王献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梁月钊 |
地址: | 5300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采血 肾上腺 介入导管 本实用新型 导管头 医疗器械领域 操作习惯 端边缘 上下肢 弯曲部 采血 侧孔 贴壁 头端 成功率 静脉 解剖 身高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右肾上腺静脉采血介入导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在静脉采血介入导管头端边缘1‑3cm处开侧孔,可以有效避免导管头贴壁导致的采血困难,导管头端边缘3.5‑4.5cm处设计一个弯曲部,符合肾上腺静脉的解剖特点和不同医生的操作习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还能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以及上下肢不同路径角度的使用,使得静脉采血的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右肾上腺静脉采血介入导管。
背景技术
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临床上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诊断,因为右侧肾上腺静脉解剖位置和结构的特点,没有合适的采血介入导管等原因,使得右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较低,是该技术的难点。
右侧肾上腺静脉从下腔静脉开口,与下腔静脉的夹角呈向下的锐角,主干短小,血管细小。目前经上肢路径的方法多用5F的肾动脉造影管进行右侧肾上腺静脉的采血,但因为主干短小及血管细小,导管头端容易顶到血管壁,造成血液无法采出,或采血很慢,造成堵管。因此有介入操作医生用注射器针头在导管头端打侧孔,这种侧孔边缘难免毛糙,容易损伤管壁较薄的静脉,导致静脉夹层,局部血肿。此外,用注射器针头打的侧孔容易形成活瓣,静脉压力低,采血的负压使活瓣堵管,反而造成采血困难。因此,我们根据右侧肾上腺静脉的解剖特点,设计专用的右侧肾上腺静脉采血介入导管,提高右侧肾上腺静脉采血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专用的右肾上腺静脉采血介入导管,使得采收血液简单易行、速度快,不会堵管,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右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右肾上腺静脉采血介入导管,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右肾上腺静脉采血介入导管,包括头端、弯曲部、管体、尾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头端边缘1-2cm处开侧孔。
所述的右肾上腺静脉采血介入导管,所述导管的弯曲部的角度为45°或135°。
所述的右肾上腺静脉采血介入导管,所述的导管的弯曲部与头端边缘的距离为3.5-4.5cm。
所述的右肾上腺静脉采血介入导管,所述导管的管体的长度为80-150cm。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适用于上肢血管路径的导管弯曲度为135°,适用于下肢血管路径的导管弯曲度为45°。
所述的导管管体长度为80-150cm,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在静脉采血介入导管头端边缘1-3cm处开侧孔,可以使得静脉采血的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
(2)本实用新型在导管边缘开侧孔,可以有效避免导管头贴壁导致的采血困难,导管头端边缘3.5-4.5cm处设计一个弯曲部,符合肾上腺静脉的解剖特点和不同医生的操作习惯。
(3)本实用新型采用135°和45°两种不同弯曲角度的导管,适用于上肢跟下肢血管路径不同弯曲度。
(4)本实用新型采用管体长度为80-150cm的导管,可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8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控采血量的采血针
- 下一篇:一种血液内科用抽血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