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相混合矿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9766.5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4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刘炯天;徐明;闫小康;王永田;王利军;李臣威;杨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14 | 分类号: | B03D1/14;B03D1/24;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混合 矿化器 微细粒矿物 浮选药剂 发生器 管式 快速混合 矿化装置 矿物颗粒 纳米微孔 相对设置 调浆 矿化 微泡 陶瓷 纳米级气泡 矿化过程 强烈混合 变径式 第二管 混合矿 发泡 粘附 | ||
1.一种多相混合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在同一平面上的四个方向周壁上分别设有开孔,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孔上分别设有第一管式调浆器(1)和第二管式调浆器(2),另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孔上分别设有管式微泡发生器(3)和管式矿化器(5),其中管式微泡发生器(3)上设有用于发泡的纳米微孔陶瓷(6),第一管式调浆器(1)与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之间设有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Ⅰ(7),第二管式调浆器(2)与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之间设有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Ⅱ(8),管式矿化器(5)与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之间设有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Ⅲ(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混合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Ⅰ(7)和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Ⅱ(8)中允许进入的矿浆流速相同,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Ⅲ(9)允许排出的矿浆流速大于最小直径管段Ⅰ(7)或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Ⅱ(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相混合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式调浆器(1)的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Ⅰ(7)和第二管式调浆器(2)的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Ⅱ(8)中矿浆的流速不低于15m/s,管式矿化器(5)的变径式最小直径管段Ⅲ(9)中矿浆的流速不低于20m/s。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相混合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微孔陶瓷(6)滤芯的气孔率在90%以上,气孔孔径为纳米级;管式调浆器为文丘里管结构;球形多相混合矿化器(4)的内部为球形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97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