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炉用锅体及包括该锅体的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0755.9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6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庭;金伟平;瞿义生;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睿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96 | 代理人: | 谢建云;赵爱军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体 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 导磁层 炊具 锅身 热交换效率 崩裂 使用寿命 烧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炉用锅体,包括锅底、锅身及连接所述锅底和所述锅身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弧形,且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有导磁层。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所述锅体的电磁炉用炊具。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用锅体,能够增强导磁层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而且能避免导磁层崩裂、烧蚀等现象,从而延长锅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用锅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如下产品:
1、将一种可导磁的导磁膜贴在陶瓷锅体底部的内表面上,然后烧结成为陶瓷锅具,实现陶瓷锅具电磁炉通用的目的。该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导磁膜成本高,且工艺复杂。
2、以铁为导磁材料,通过热喷涂的方法在陶瓷锅具外底部形成导磁层,再在导磁层外进行防锈处理、保护。该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导磁材料成本高,且容易氧化生锈,需要做防锈处理。
3、在陶瓷煲底部热喷涂一层铝或铝合金做导磁层。该技术方案由于导磁层导磁效率较高,会产生大量热量集聚,容易导致导磁层崩落或烧蚀。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用锅体,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用锅体,包括锅底、锅身及连接所述锅底和所述锅身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弧形,且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有导磁层。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用锅体中,所述锅身为圆柱状、圆台状、棱柱体状或棱锥体状,所述锅身与所述锅底通过所述连接部圆滑连接。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用锅体中,所述锅身为圆柱状或所述锅身的口部直径较大的圆台状,所述导磁层呈环形,且所述导磁层沿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分布而成。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用锅体中,所述导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子环形导磁层。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用锅体中,每相邻两个所述子环形导磁层之间的间距相同。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用锅体中,所述导磁层投影在所述锅底所在平面的总环形宽度不低于20mm。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用锅体中,所述锅底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锅体的环形坝脚,所述环形坝脚的直径为90mm-130mm。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用锅体中,所述导磁层的厚度为0.05-0.60mm。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用锅体中,所述锅体的基材为陶瓷、玻璃或石材;所述导磁层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铜以及铜合金的混合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用炊具,该炊具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磁炉用锅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用锅体,其中,该锅体的锅身与锅底之间圆滑过度形成有弧形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导磁层,由于连接部的弧形结构使导磁层处于一个更加敞开的环境中,能够增强导磁层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避免热量堆积导致的导磁层崩裂、烧蚀等现象,从而延长了锅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导磁层的材质熔点低、抗氧化,从而降低了工艺难度,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导磁效率更高,使用效果更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07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