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置于河道或湖泊中的颗粒强化水体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1398.8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3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祝京旭;邵媛媛;张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西敦津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汽车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净化装置 颗粒强化 悬浮颗粒 生物反应区 微生物群 河道 湖泊 本实用新型 耐冲击负荷 净化处理 颗粒悬浮 剩余污泥 系统应用 移动方便 载体颗粒 普适性 箱体式 点源 微生物 污水处理 湖水 河水 生长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于河道或湖泊中的颗粒强化水体净化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生物反应区,所述生物反应区至少有一个包括悬浮颗粒系统,所述的悬浮颗粒系统中包括作为微生物群的载体颗粒,所述悬浮颗粒系统以有利于微生物群生长为原则。所述载体颗粒的直径为0.5‑12mm。该颗粒强化水体净化装置采用箱体式,结构紧凑、安装移动方便。其含有的悬浮颗粒系统应用于污水处理不仅能够使微生物浓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耐冲击负荷增强,剩余污泥产量小,而且通过气体的作用使颗粒悬浮的方式可以更多的降低能耗。将该颗粒强化水体净化装置应用到河道或湖泊的净化处理中,见效快、普适性强、尤其可适于浓度高、点源处理不完善的河水或湖水。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3月28日提交的如下中国专利申请号的优先权并通过全文引用的方式将如下中国专利申请号的全文引用结合到本申请:
201710190014.8,201710190231.7,201710190239.3,201710190261.8,201710191017.3,201710191046.X,201720306549.2,201720306550.5,201720307758.9,201720308436.6,201720308438.5,201720308449.3。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于河道或湖泊中的颗粒强化水体净化装置,应用于河道或湖泊中的水体净化。
背景技术
从2015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来看,我国目前的整体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废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因此中国的水资源形势岌岌可危。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场废水及农业废水等,废水的主要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以及总磷等,其中含有能促进水生植物生长的各种营养物质、能致病的病原体微生物以及可能致癌或基因突变的有毒化合物,若这些污水不及时处理,排放到江河湖海后,一方面由于有机物的降解消耗水体中大量氧气,造成腐败发臭,鱼虾绝迹,另一方面,污水中的N、P物质的进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物质疯狂增长,水体环境进一步恶化。目前我国许多河流湖泊,大到如:海河、太湖、鄱阳湖、黄浦江、珠江等、小到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内城河都遭受到严重的污染,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及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
因此,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河道和湖泊的治理刻不容缓。处理废水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在国内的大部分传统废水处理厂中,生物法处理废水技术采用的是活性污泥法,比如氧化沟活性污泥法、A-B活性污泥法、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投料式活性污泥法等,虽然处理效果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要求,但这些方法有机负荷低、微生物浓度低、耐冲击负荷能力弱、剩余污泥产量大,易产生污泥膨胀,造成处理效率低、能耗高、剩余污泥量大,从而使得装置体积大,占用空间多,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能耗少、灵活易控且针对河道、湖泊的治理的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于河道或湖泊中的颗粒强化水体净化装置,所述的颗粒强化水体净化装置采用箱体式,结构紧凑、安装移动方便。将其按照一定的方式安装并应用到河道或湖泊的治理中,可更为高效地发挥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置于河道或湖泊中的颗粒强化水体净化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生物反应区;
所述生物反应区至少有一个包括悬浮颗粒系统,所述的悬浮颗粒系统中包括作为微生物群的载体颗粒,所述悬浮颗粒系统以有利于微生物群生长为原则;所述载体颗粒为轻颗粒、重颗粒或混合颗粒;所述轻颗粒密度大于等于所在水体密度的50%且小于所在水体的密度;所述重颗粒密度大于所在水体的密度且小于等于所在水体密度的150%;所述混合颗粒为轻颗粒和重颗粒的混合,所述混合颗粒的密度在水体密度的50%-15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西敦津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西敦津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1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UASB厌氧反应器
- 下一篇: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器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