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自绕弦的雁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4610.6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7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喆 |
主分类号: | G10D3/14 | 分类号: | G10D3/14;G10D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廖祥文 |
地址: | 614900 四川省乐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雁足 弦柱 本实用新型 古琴 帽基 下端 乐器领域 直径相等 安装柱 帽内部 上表面 下表面 轴孔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自绕弦的雁足,包括雁足帽和雁足座,所述雁足帽下端设有帽基,雁足帽内部中心设有轴孔;所述雁足座设置在雁足帽下端,雁足座包括绕弦柱,绕弦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绕弦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帽基的直径与绕弦柱的直径相等;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领域,本实用新型中,古琴绕弦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节省绕弦所需的时间和精力,且此雁足成本低廉,易于古琴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雁足,属于乐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自绕弦的雁足。
背景技术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古琴在弹奏和使用过程中,按传统方法装弦调音较为困难。传统方法首先将各琴弦分别穿过绒扣,弦头端打成蝴蝶结装挂琴弦。然后将七根琴弦分成两组,以一、二、三、四弦(或以一、二、三弦)在有琴徽的一侧,五、六、七弦(或四、五、六、七弦)在无琴徽的一侧,以五、六、七;一、二、三、四(或以四、五、六、七;一、二、三)的次序,依次拉紧、调音、缠绕,并以弦尾分别压绕在各相邻弦间的方式,将琴弦固定在雁足上。在依照次序,分别拉紧、调音、缠绕的过程中,以右手握住绕牢琴弦的手帕,伸直右臂,顺着琴底向下方用力拉紧琴弦,同时以左手大拇指拨响琴弦,以求达到所要求达到的各弦音高,右手拉弦由两雁足间分别从里向外缠绕三圈后,在保持不缓劲不变动音高的情况下,以左臂拢住琴弦,以左手大拇指食指捏住此弦,腾出放掉握手帕的右手,再以右手大拇指、食指拿住琴弦,保持以雁足为圆心的向外离心拉力,继续将余下琴弦绕在雁足上。剩余最后30mm-50mm弦尾时,将它塞在刚上之弦之下压住,并将弦尾头拉靠贴在雁足根部。再利用旋转琴轸,右旋升高,左旋降低微调各弦音准。如此,依次用力分别在,拉紧、调音、缠绕、固定琴弦过程中,调整各弦音高的原始装弦调音方法。对于不能熟练掌握此原始方法的琴者而言,将弦拉到预定标准音高所用的张力,并持稳缠绕固定,的确是困难的。对于那些初学者和体力不支的老年琴家来讲,就更甚感繁难。此原始的装弦调音方法,沿用了一两千年。熟练掌握原始的装弦调音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听力功底、操作技巧和力度。青少年初学者听力、力度参差有别,大多数较差,技巧又难以掌握。老年琴家虽有高超的听力功底和熟练的技巧,但力度却又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现有的古琴琴弦通过在装弦过程中,多余的卷绕在卷紧的手帕或小毛巾上,然后以右手紧握绕好琴弦的手帕,使琴弦保持紧贴底板,用力向下拉紧琴弦;同时以左手大指在琴面一侧拨响该弦,审定音高是否基本符合要求。待音高达到要求之后,右手拉弦由雁足之间的内侧绕向琴体边缘的外侧。需要将弦紧贴琴底,紧绕在雁足根部,边绕边转手帕放出琴弦。这样的绕弦方式绕弦方法复杂,需要消耗较大的力气且费时较长,掌握不好极易将琴弦拉断,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雁足,这种雁足可以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实现自绕弦,简化绕弦方法,易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自绕弦的雁足,从而解决了以往绕弦方法复杂,绕弦所需精力大,掌握不好极易将琴弦拉断,绕弦速度慢难度高及不易操作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自绕弦的雁足,包括雁足帽和雁足座,
所述雁足帽下端设有帽基,雁足帽内部中心设有轴孔;所述雁足座设置在雁足帽下端,雁足座包括绕弦柱,绕弦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绕弦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帽基的直径与绕弦柱的直径相等。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安装柱的形状为长方体形,安装柱的大小与古琴上雁足安装孔的大小相等。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轴孔的直径与轴的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喆,未经陈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4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琴无损上弦工具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吉他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