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背姿势保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8283.1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发明;周菊芝;傅青兰;徐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发明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姿势保持装置 颈部 保持架 支撑板 胸腔 肩带 本实用新型 腰背支撑板 颈背 穿戴 融为一体 下颚支撑架 正前方 连接孔 把颈 双肩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背姿势保持装置,包括颈部姿势保持装置、背部姿势保持装置,所述的颈部姿势保持装置包括胸腔支撑板、保持架,该保持架位于胸腔支撑板的正前方,且该保持架上设有一个下颚支撑架;所述的背部姿势保持装置包括腰背支撑板、肩带,该肩带穿戴在双肩上并连接在腰背支撑板上;所述的胸腔支撑板上设有两个供背部姿势保持装置的肩带穿过的连接孔,将颈部姿势保持装置与背部姿势保持装置融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只要在使用背部姿势保持装置时,把颈部姿势保持装置和背部姿势保持装置融为一体,可以达到完美效果;2、颈部姿势保持装置借鉴了背部姿势保持装置的穿戴方便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背姿势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们长时间坐在书桌或电脑前,而错误的坐姿会过度牵伸和屈曲颈椎、胸椎、腰椎,长时间保持错误的坐姿就会落下病;现在市场上有颈椎控制装置或胸腰椎控制装置,例如护颈卫士、背背佳之类的控制装置,但功能较为单一,而且即使结合在一起使用,还是存在配合不够合理。
护颈卫士是预防长时间和频繁低头而出现的颈椎病。我们都知道如果您的整个脊柱向前弯曲,首先弯曲的肯定是颈椎(头向前、向下),其次才是胸椎也弯曲向前,最后才是腰椎弯曲。所以控制住颈椎就是控制了整个脊柱的异常姿势。
背背佳则是从胸椎的角度控制姿势,如果我们正常情况下低头胸椎会跟着一起弯曲向前,即低头60度时,胸椎可能参与了20度,也就是说颈椎看着向前弯曲60度,实际上只是弯曲40度;这样一来,假如我们把胸椎固定死了后低头伏案工作或者学习,就加重了颈椎的负担。所以背背佳的长时间使用会加重颈椎过度牵伸和屈曲,缩短了颈椎病发病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穿戴方便、使用效果好的颈背姿势保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颈部姿势保持装置、背部姿势保持装置,所述的颈部姿势保持装置包括胸腔支撑板、保持架,该保持架位于胸腔支撑板的正前方,且该保持架上设有一个下颚支撑架;所述的背部姿势保持装置包括腰背支撑板、肩带,该肩带穿戴在双肩上并连接在腰背支撑板上;所述的胸腔支撑板上设有两个供背部姿势保持装置的肩带穿过的连接孔,将颈部姿势保持装置与背部姿势保持装置融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孔位于胸腔支撑板的两端上角处,且该连接孔为长条形的连接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孔呈倾斜状分布,且两个连接孔间呈对称部分并呈八字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颚支撑架位于保持架的正上方处,且该下颚支撑架上设有前颚块、侧颚块,该侧颚块位于下颚支撑架的两侧并与前颚块连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侧颚块为向上凸沿的块体并包裹在使用者的下颚两侧处。
作为优选,所述的侧颚块为向上倾斜凸沿的块体并包裹在使用者的下颚两侧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只要在使用背部姿势保持装置时,把颈部姿势保持装置和背部姿势保持装置融为一体,可以达到完美效果;2、颈部姿势保持装置借鉴了背部姿势保持装置的穿戴方便的优势,还有两者间的结合点设计的较为方便;3、背部姿势保持装置可以避免加重颈椎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颈部姿势保持装置;2、背部姿势保持装置;11、胸腔支撑板;12、保持架;13、下颚支撑架;14、连接孔;21、腰背支撑板;22、肩带;131、前颚块;132、侧颚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发明,未经杨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8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