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用沟槽式管接头无密封圈泄漏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1779.4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6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善亮;单政伟;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和富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水收集室 密封圈 沟槽式管接头 泄漏试验装置 循环水槽 封闭管 左端 本实用新型 电子秤 管接头 伸缩轴 移动端 消防 右管 电机 电机轴连接 产品检测 人为干扰 人员操作 固定端 检测 托架 自动化 架设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消防用沟槽式管接头无密封圈泄漏试验装置。该消防用沟槽式管接头无密封圈泄漏试验装置,包括循环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槽上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支架A、支架B和支架C,支架A上设置有左端封闭管,支架B和支架C上架设有右管,左端封闭管和右管之间安装有管接头试样;由水收集室移动端和水收集室固定端组成的水收集室套装在管接头试样外围,左端封闭管端头上安装有伸缩轴电机,伸缩轴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水收集室移动端;循环水槽上设置有安装电子秤的托架,电子秤上放置有容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减少了实验人员操作和人为干扰因素,实现检测自动化,使检测质量和效率提高。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防用沟槽式管接头无密封圈泄漏试验装置。
(二)背景技术
消防用沟槽式管接头要求在无密封圈情况下水压0.2MPa保持2min连接处泄漏量不得超过规定值,现对此试验,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认为干扰因素多,检测质量和效率低,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较适合专用于消防用沟槽式管接头的无密封圈泄漏试验装置。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消防用沟槽式管接头无密封圈泄漏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防用沟槽式管接头无密封圈泄漏试验装置,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循环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槽上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顶部设置凹形杆A的支架A、顶部设置横杆A的支架B和顶部设置凹形杆B的支架C,凹形杆A上设置有左端封闭管,横杆A和凹形杆B上架设有右管,左端封闭管和右管之间安装有无密封圈沟槽式管接头试样;由水收集室移动端和水收集室固定端组成的水收集室套装在无密封圈沟槽式管接头试样外围,且右管上通过法兰盘固定有水收集室固定端,左端封闭管上通过连接板安装水收集室移动端,左端封闭管端头上通过固定卡安装有伸缩轴电机,伸缩轴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水收集室移动端;循环水槽上设置有位于水收集室排水口下方的托架,托架上安装有电子秤,电子秤上放置有泄漏水量称量用容器;循环水槽底部的出水管通过软管连接增压循环泵,增压循环泵通过进水软管连接右管底部的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左端封闭管和右管实现对无密封圈沟槽式管接头试样的架设安装;通过水收集室移动端和水收集室固定端组成的水收集室用于水泄漏的收集;通过泄漏水量称量用容器和电子秤用于谁泄漏的称量,实现了泄漏试验的完整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更优技术方案为:
所述右管端头上部安装有电磁阀A,电磁阀A连接有触水感应器,且其进水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A和稳压器;增压循环泵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B,且其与进水软管的连接处安装有电磁阀B,与软管的连接处安装有电磁阀C;伸缩轴电机、稳压器、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触水感应器、压力传感器A、压力传感器B、增压循环泵和电子秤均通过控线连接显示PLC控制器,对显示PLC控制器进行编程;通过电磁阀、压力传感器、稳压器等与显示PLC控制器的连接,实现对水压的控制。
所述循环水槽上安装有支架D,支架D顶部装有横杆B。
所述水收集室移动端通过螺栓A将连接板固定在端面上,水收集室移动端与左端封闭管之间安装有密封圈A,实现水收集室移动端与左端封闭管的密封连接。
所述水收集室固定端通过螺栓B连接法兰盘,且法兰盘通过螺栓C固定在右管上,水收集室固定端与右管之间安装有密封圈B,实现水收集室固定端与右管的密封连接。
所述泄漏水量称量用容器底部设置有容器排水口,容器排水口上安装有连接显示PLC控制器的电磁阀D,实现对泄漏水量称量用容器内排水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解决了沟槽式管接头无密封圈泄漏水的动态收集和称量,减少了实验人员操作和人为干扰因素,实现检测自动化,使检测质量和效率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和富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和富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1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