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跨海桥梁的桥面防浪防撞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2567.8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3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高;张喜刚;陈上有;程潜;刘天成;付佰勇;李冲;王昆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F15/14;E02B3/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浪 立柱 挡板 挡板基座 立柱基座 上横梁 桥面 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 防撞横梁 防撞护栏 跨海桥梁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垂直固定 固定立柱 减震耗能 景观效果 竖直设置 行车环境 波浪力 路缘石 顺桥向 夹层 水滴 垫层 防撞 耗能 横桥 减振 嵌固 周圈 测试 | ||
一种跨海桥梁的桥面防浪防撞护栏,包括:立柱基座、立柱、上横梁、防撞横梁、防浪挡板基座和防浪挡板。立柱基座、防浪挡板基座均安装在桥面路缘石内,用于固定立柱和防浪挡板的底部;立柱竖直设置于立柱基座的顶部,立柱顺桥向相对的柱面上设置第一连接件,横桥向面向车辆侧的柱面上设置第二连接件;上横梁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于各立柱之间;防撞横梁通过第二连接件垂直固定于立柱上;防浪挡板嵌固于立柱、上横梁与防浪挡板基座之间,其夹层内设置“Z”形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其周圈设置“水滴”形减振耗能垫层。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防浪、防撞,能够测试越浪的波浪力,而且景观效果好,减震耗能效果好,耐久性好,能够显著改善桥面的行车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跨海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海桥梁的桥面防浪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使世界各国都在加快规划研究更加宏伟的跨海通道工程。展望未来,跨海特大型桥梁存在着巨大的建设需求,如跨越琼州海峡、渤海海峡、巽他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的跨海通道工程正在规划研究。跨海桥梁工程面临深水、强风和巨浪等的海洋环境挑战,对跨海桥梁工程的岛桥结合部以及其他桥面设计高程较低的部位,桥面存在波浪上浪的隐患,对桥面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为减少桥面上浪发生,可抬高桥面设计高程,或者通过在桥位迎浪侧修建防波堤等形式消减到达桥位的波浪,但往往这些应对措施由于造价高、影响大而难以实施。
传统桥面护栏主要防护对象是桥上的车辆和行人,大多是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一般都是透空结构。近年来,为改善桥面行车风环境,将桥梁风障和桥梁护栏相结合,将护栏立柱加高加强,在立柱上端安装多道风障条,风障条之间具有一定的透空率。可见,传统的桥面护栏及其风障结构不具备防浪效果。
桥面护栏位于桥梁翼缘,将其作为桥面防浪的主体结构具有天然的优势,相比抬高桥面设计高程、设置防波堤等方式具有造价低、易实施等优点,但如何将传统的护栏改造成能够阻挡波浪反复拍击作用,并具有抗疲劳、可耐久、易维修和景观效果好的结构,需要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海桥梁的桥面防浪防撞护栏,以解决上述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海桥梁的桥面防浪防撞护栏,包括:N个立柱基座1、N个立柱2、N-1个上横梁3、M排防撞横梁4、N-1个防浪挡板基座5、N-1个防浪挡板6,其中M、N均为自然数,且N≥2,M>1,
所述立柱基座1为一“口”形厚钢板,其底部固接于桥面路缘石7内,其顶部用于安装立柱2;
所述立柱2包括:一个“口”形或“四周圆倒角口”形截面的直柱8,其竖直设置于立柱基座1的顶部;一个第一连接件9,设置于立柱2顺桥向相对的柱面上;一个“U”形竖向卡槽10,设置于立柱2顺桥向相对的柱面上,且位于第一连接件9的下部;M个第二连接件11,设置于立柱2 横桥向面向车辆侧的柱面上;
所述上横梁3包括:一个“口”形或“四周圆倒角口”形截面的横梁 12,其通过第一连接件9固定于至少两个立柱2之间;一个“U”形水平卡槽13,设置于横梁12下表面中心线上,用于安装防浪挡板6的顶部;
所述M排防撞横梁4,通过第二连接件11垂直固定于两个立柱2上;
所述防浪挡板基座5,为一顶部设置预埋“U”形水平卡槽14的连接件,其底部牢固安装于桥面路缘石7内,其两端与立柱2的“U”形竖向卡槽10平顺连接;
所述防浪挡板6包括:一个“口”形透明挡板15;一个“水滴”形减振耗能垫层16,安装在“口”形透明挡板15的周圈;一个“Z”形分布式光纤传感器17,其端部从“水滴”形减振耗能垫层16的端部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25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警示桥梁护栏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桥梁用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