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井道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2762.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8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4 | 分类号: | B66B5/04;B66B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400023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道内壁 防护板 一端连接 拉伸柱 滑块 速度感应器 连杆装置 气动套筒 铰接球 气缸 本实用新型 电梯井道 防护装置 井道 电性连接 上下滑动 支撑柱 检测 异物 铰接 下行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包括井道和防护板,防护板固定安装在井道内壁,防护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铰接球,铰接球和防护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柱,防护板的下方安装有连杆装置,连杆装置的一端连接到铰接球上,连杆装置的另一端连接至井道内壁上,井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滑块,滑块铰接在连杆的一端,滑块在井道内壁表面上下滑动,井道内壁设置有拉伸柱,拉伸柱固定安装在滑块的内部,拉伸柱侧面包裹有气动套筒,气动套筒的一端连接在拉伸柱上,气动套筒的另一端连接有气缸,气缸电性连接有检测井道内异物下行速度的速度感应器,速度感应器安装在井道内壁表面,气缸通过速度感应器检测到的速度启动关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梯井道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梯使用量的不断增多,由于电梯故障和缺乏安全意识等原因导致的施工人员和乘客从电梯井道坠落的事件逐渐增加,因此,如何保障坠落人员的人身安全,成为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专利号:CN201720273501公布了一种电梯井道防护装置,该装置的具体内容是,在电梯井道的下方设置柔性支撑垫和安全网,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梯井道的深度太深,导致人员掉落后,柔性支撑垫无法承载坠落人体的重力势能,在实际使用中无法获得很好的防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防护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梯井道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包括井道和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垂直于井道轴线,所述防护板固定安装在井道内壁,所述防护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铰接球,所述铰接球和防护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柱,所述防护板的下方安装有连杆装置,所述连杆装置的一端连接到铰接球上,所述连杆装置的另一端连接至井道内壁上,所述井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滑块,所述滑块铰接在连杆的一端,所述滑块在井道内壁表面上下滑动,所述井道内壁设置有拉伸柱,所述拉伸柱固定安装在滑块的内部,所述拉伸柱侧面包裹有气动套筒,所述气动套筒的一端连接在拉伸柱上,所述气动套筒的另一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电性连接有检测井道内异物下行速度的速度感应器,所述速度感应器安装在井道内壁表面,所述气缸通过速度感应器检测到的速度启动关闭。
所述的连杆装置包括主动连杆和若干从动连杆,所述从动连杆铰接到铰接球上,所述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连接处设置有铰接销,所述铰接销穿插连接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所述主动连杆一端和从动连杆连接,所述主动连杆的另一端和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气动套筒包括伸缩杆和套筒,所述套筒包裹在拉伸柱的表面,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的外表面,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到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速度感应器和气缸之间的联动,能够在经道中出现坠落速度过快的时候,快速启动防护板,防止出现人员的伤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井道-1、防护板-2、铰接球-3、支撑柱-4、连杆装置-5、滑块-6、拉伸柱-7、气动套筒-10、气缸-11、速度感应器-12、主动连杆-13、从动连杆-14、铰接销-15、伸缩杆-16、套筒-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2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井道防坠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坠器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