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热式食品用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3007.4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蔡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贺理兴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筷柄 筷头 可拆卸连接 自热式食品 筷子 相对设置 第一端 本实用新型 中空圆柱体 便于携带 长度相等 多次使用 间隔设置 防滑纹 可调 外壁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热式食品用筷子,包括筷头、第一筷柄、第二筷柄及筷头保护套,第一筷柄为可套设于筷头与第二筷柄外的中空圆柱体,筷头的长度与第二筷柄的长度相等并为第一筷柄的长度的1/2,第一筷柄的一端与第二筷柄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筷头可拆卸连接,第一筷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筷柄的外壁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间隔设置有多条防滑纹,第二筷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及第四端,第三端固定连接有筷子座,筷头保护套套设于第一筷柄的第二端并与第一筷柄可拆卸连接,该自热式食品用筷子,可调长度,便于携带,便于清洗,可多次使用,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食用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热式食品用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
现有的自热式食品用筷子多为一次性筷子,因为筷子较长携带不方便,同时不能多次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发明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自热式食品用筷子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热式食品用筷子,可调长度,便于携带,便于清洗,可多次使用,降低了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热式食品用筷子,包括筷头、第一筷柄、第二筷柄及筷头保护套,第一筷柄为可套设于筷头与第二筷柄外的中空圆柱体,筷头的长度与第二筷柄的长度相等并为第一筷柄的长度的1/2,第一筷柄的一端与第二筷柄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筷头可拆卸连接,第一筷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筷柄的外壁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间隔设置有多条防滑纹,第二筷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及第四端,第三端固定连接有筷子座,第二筷柄的侧壁靠近第四端的一端环状设置有多个第一弹簧卡扣,第一筷柄的侧壁靠近第一端的一端环状设置有多个与多个第一弹簧卡扣相配合的第一通孔,筷头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端及第六端,筷头的侧壁靠近第五端的一端环状设置有多个第二弹簧卡扣,第一筷柄的侧壁靠近第二端的一端环状设置有多个与多个第二弹簧卡扣相配合的第二通孔,第一筷柄的侧壁环状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弹簧卡扣相配合的第三通孔,任意一第三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与任意一第一弹簧卡扣的中轴线与第三端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一筷柄的侧壁环状开设有多个与第二弹簧卡扣相配合的第四通孔,任意一第四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二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与任意一第二弹簧卡扣的中轴线与第六端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筷头保护套套设于第一筷柄的第二端并与第一筷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筷子座靠近第二筷柄的一端连接有多个用于遮盖多个第一通孔的盖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盖板的一端与筷子座连接,另一端朝远离筷子座的一端延伸。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筷头保护套包括环状侧板及与环状侧板连接的底板,环状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卡扣,第一筷柄设置有多个与多个卡扣相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底板开设有多个第五通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底板靠近卡扣的一端面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环状侧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筷头的凹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弹簧卡扣的为2个,2个第一弹簧卡扣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通孔为2个,2个第一通孔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弹簧卡扣的为2个,2个第二弹簧卡扣对称设置,第二通孔为2个,2个第二通孔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3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