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漆接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5358.9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0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魏锡攀;段援朝;冯斌;杨盼;黄晓华;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14 | 分类号: | A01G2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漆 接收杯 本实用新型 杯体 凹槽形 导流板 林业机械 水平支撑板 重复利用 防雨盖 上挡板 下挡板 防雨 漆树 吸出 销轴 树皮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生漆接收杯及使用方法,属于林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漆接收杯及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的生漆接收杯主要由杯体、防雨盖、凹槽形导流板、上挡板、水平支撑板、下挡板、销轴轮构成。可以实现接收杯的重复利用,并能起到防雨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可以人工或机械将接收杯打在漆树树皮上,生漆沿着凹槽形导流板流入杯体中,人工或机械将生漆从杯体中吸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漆接收杯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生漆是一种天然涂料,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生漆的采收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每个割口都要有一个接收容器,现有的生漆采收中,常见的接收容器有树叶、贝壳,塑料等材料做成,这些装置的可获得性和重复利用性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同时,在整个切割切割过程中,容器的放置和固定也是整个割漆过程中消耗时间较长的一个环节,并且每次切割都要重新放置接收容器,既是重复劳动又消耗大量时间。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重复利用,一个采割季节只放置一次的接收容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考虑到一个割口的生漆流量非常小,而且多数生漆主产区在采收季节雨水较多,因此,设计一种小型的且能防雨的接收容器显然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生漆接收杯及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生漆接收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上设置有防雨盖,所述防雨盖通过销轴与杯体相连接,所述杯盖在远离树干的一侧设有一半圆形开口。
进一步,所述杯体在接近树干一侧的上部设置有凹槽形导流板,所述的凹槽形导流板与水平方向成2-5°夹角固定在杯体上,所述的凹槽形导流板的前端开有刃口,刃口既在上下方向有弧度又在左右方向有弧度;所述的凹槽形导流板的下部设置有上挡板,所述的上挡板为圆弧形。
进一步,所述的生漆接收杯在接近树干一侧的下部设置有水平支撑板,所述的水平支撑板的前端开有刃口,所述的刃口为圆弧形;所述的刃口后方设置有下挡板,所述的下挡板为圆弧形。
一种生漆接收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人工或机械发射装置将接收杯打入漆树树皮中。
具体的,首先,将接收杯打入树皮中,打入的深度通过上挡板和下挡板控制;凹槽形导流板能将杯体固定在树干上,同时因为凹槽形导流板与水平方向有2-5°的夹角,能将流出的生漆导入杯体中;支撑板可分担一部分重量起到辅助支撑作用,防止杯体从树皮中脱离;所述杯体上设置的杯盖能防止雨水进入杯体,所述杯盖的一侧设计成半圆形开口,在收集杯体中的生漆时,吸管可以从半圆形开口中插入杯体;收集装置将杯体中的生漆吸出后,接收杯可以留置在树干上重复利用,下次割漆时可节省插入接收杯的时间,提高割漆工的采收效率。
该生漆接收杯及使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生漆接收杯可以重复利用,一次打入树皮后可在整个采割季节多次使用,能提高生漆的采收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中,上挡板和下挡板控制了打入树皮的深度,减少了刃口对树皮的形成层和木质部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生漆接收杯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生漆接收杯的左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生漆接收杯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杯体;2—防雨盖;3—凹槽形导流板;4—上挡板; 5—水平支撑板;6—下挡板;7—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5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用起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排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