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的单相电动葫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5612.5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0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龙文区仁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5/14 | 分类号: | B66D5/14;B66D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控制电路 刹车装置 刹车电磁线圈 本实用新型 常开触点 单相电机 电动葫芦 刹车电路 运行电路 下放 改进型 主电路 触点 时间继电器 吊钩 节能省电 控制按钮 启动电容 通电延时 整流桥堆 卷筒 减速箱 控制箱 主开关 电阻 减小 发热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的单相电动葫芦,包括单相电机、卷筒、减速箱、控制箱、吊钩、控制按钮、刹车装置和运行电路,运行电路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和刹车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电源、主开关、吊升继电器的两个常开触点、下放继电器的两个常开触点、单相电机和启动电容;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吊升控制电路和下放控制电路;所述刹车电路包括吊升继电器的常开第三触点、下放继电器的常开第三触点、整流桥堆、刹车电磁线圈、电阻和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本实用新型能减小刹车装置的刹车电磁线圈发热,节能省电,还能改善刹车装置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单相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单相电动葫芦广泛运用于吊装重物,吊装到位后要进行刹车,这项功能由刹车装置完成。刹车装置一般采用电磁式,电动葫芦工作时刹车电磁线圈通电克服弹簧的弹力打开刹车装置,电动葫芦停机时刹车电磁线圈断电,刹车装置在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刹车。
现有的单相电动葫芦中,刹车电磁线圈由火线和零线直接供电,刹车电磁线圈和单相电机的主绕组是并联设置,其两端电压的有效值是恒定的,因此,不管是刹车电磁线圈通电打开刹车装置的瞬间,还是打开刹车装置后的维持状态,刹车电磁线圈的电流有效值是相同的。实际上,刹车电磁线圈通电前,由于刹车电磁线圈的铁芯和衔铁有一定的距离,二者之间存在磁隙,打开刹车装置的瞬间需要较大的电流以产生较大的磁力,铁芯和衔铁闭合后,形成闭合磁路,磁通量大增,维持刹车装置打开状态的电流就可大大减小。因此,现有单相电动葫芦刹车电路会因刹车装置打开后刹车电磁线圈电流没有减小,导致刹车电磁线圈发热,浪费电能,还影响刹车装置的整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的单相电动葫芦,能减小刹车装置刹车电磁线圈发热,节能省电,还能改善刹车装置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型的单相电动葫芦,包括单相电机、卷筒、减速箱、控制箱、吊钩、控制按钮、刹车装置和运行电路;所述单相电机的一端连接卷筒一端,减速箱设于卷筒的另一端,控制箱设于单相电机外部,吊钩通过钢丝绳和卷筒连接;所述控制按钮设有常开吊升按钮、常开下放按钮和常闭停止按钮;所述刹车装置设于单相电机的另一端,该刹车装置包括壳体、刹车轴、固定于刹车轴一端的刹车盘、固定于壳体内部的刹车电磁线圈、刹车片、弹簧;所述刹车轴另一端连接单相电机的转轴,刹车片设于刹车盘和刹车电磁线圈之间,该刹车片可做轴向运动;所述弹簧设于刹车片和壳体端部之间,并将刹车片推向刹车盘;
所述运行电路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和刹车电路;
所述主电路包括220V电源、主开关、吊升继电器的常开第一触点和常开第二触点、下放继电器的常开第一触点和常开第二触点、单相电机和启动电容;所述主开关的一端连接电源的火线,另一端连接吊升继电器的常开第一触点的一端,吊升继电器的常开第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单相电机的正转接线端,吊升继电器的常开第二触点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的零线和单相电机的公共接线端;所述下放继电器的常开第一触点的两端分别连接主开关的输出端和单相电机的反转接线端,下放继电器的常开第二触点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的零线和单相电机的公共接线端;所述启动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单相电机的正转接线端和反转接线端;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吊升控制电路和下放控制电路;
所述吊升控制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主开关的输出端、常闭停止按钮、常开吊升按钮、吊升继电器线圈、下放继电器的常闭第四触点和电源的零线;所述常开吊升按钮的两端并联有吊升继电器的常开第五触点;
所述下放控制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主开关的输出端、常闭停止按钮、常开下放按钮、下放继电器线圈、吊升继电器的常闭第四触点和电源的零线;所述常开下放按钮的两端并联有下放继电器的常开第五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龙文区仁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龙文区仁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5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用电动葫芦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智能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