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固定式的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8037.4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2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政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350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外轴承环 内轴承环 连接固定 滚珠 接块 本实用新型 防止转动 弧状凸起 交错连接 连接部位 轴承传动 轴承连接 滑动 滑动套 连接槽 轴承环 侧壁 两组 内壁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连接固定式的轴承,包括轴承,所述的轴承由内轴承环和外轴承环构成,所述的内轴承环和外轴承环之间均匀设有两组相互交错连接的滚珠,所述的滚珠分别设置在内轴承环和外轴承环侧壁的滑动套上,所述的外轴承环上还设有多组同间隔的外接连接块,所述的外接连接块设为锥形的弧状凸起结构,所述的内轴承环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组用于轴承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槽,以提高轴承内外对连接部位的连接强度,有效的防止转动时出现滑动,提高轴承传动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的结构方面领域,主要涉及到轴承的结构方面的改进和设计,尤其时涉及一种连接固定式的轴承。
背景技术
在当前工业的快速发展中,轴承的使用变得尤为频繁,几乎在所有行业都会用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轴承,目前的所使用的轴承大部分都是轴承与连接杆相互配合,达到要求性能,但是在轴承与连接轴的固定中,由于固定结构的不完善,导致轴承与连接部位连接时出现滑动,影响轴承传动的精度,同时在多组轴承并联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位现象,影响轴承的正常使用,降低轴承的使用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连接固定式的轴承,通过对轴承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在轴承内外添加连接槽和外接连接块,以提高轴承内外对连接部位的连接强度,有效的防止转动时出现滑动,提高轴承传动精度,同时在外轴承环侧面设有相互咬合连接装置,能够防止轴承并联式出现错位,提高轴承的使用效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固定式的轴承,通过对轴承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在轴承内外添加连接槽和外接连接块,以提高轴承内外对连接部位的连接强度,有效的防止转动时出现滑动,提高轴承传动精度,同时在外轴承环侧面设有相互咬合连接装置,能够防止轴承并联式出现错位,提高轴承的使用效率。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固定式的轴承,包括轴承,所述的轴承由内轴承环和外轴承环构成,所述的内轴承环和外轴承环之间均匀设有两组相互交错连接的滚珠,所述的滚珠分别设置在内轴承环和外轴承环侧壁的滑动套上,所述的外轴承环上还设有多组同间隔的外接连接块,所述的外接连接块设为锥形的弧状凸起结构,所述的内轴承环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组用于轴承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槽。
优选地,所述的外连接块的锥形结构侧面设有用于外连块与外轴承环连接的向内凹陷的弧状连接卡紧槽,能够有效的增加外接连接块的咬合紧密度,提高固定的稳定程度。
优选地,所述的外轴承环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连接卡块和咬紧卡块,连接卡块和咬紧卡块分别对应固定在外轴承环的两侧面上,且连接卡块和咬紧卡块之间设有相互咬合结构,通过相互咬合连接的连接卡块和咬紧卡块能够有效的将多组轴承并排连接,避免轴承并联错位,提高传动质量和效率。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卡块和咬紧卡块均设为L型结构,连接卡块与咬紧卡块方向对应设置,咬紧卡块的L型臂与连接卡块的连接槽嵌入咬合连接,通过L型结构的连接卡块和咬紧卡块进行相互咬合,能够增加两个并联轴承之间的咬合程度。
优选地,所述的外连接块设为耐挤压型的橡胶外连接块,所述的外连接块表面均匀设有防滑连接触点,能够有效的增加外连接块与连接结构之间的摩擦力,有效的避免轴承转动时出现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的内轴承环与外轴承环之间的间隙为滚珠直径的1.5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轴承内外添加连接槽和外接连接块,以提高轴承内外对连接部位的连接强度,有效的防止转动时出现滑动,提高轴承传动精度。
2)、同时在外轴承环侧面设有相互咬合连接装置,能够防止轴承并联式出现错位,提高轴承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政,未经林国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8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