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绞线机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9787.3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9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王桂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胶州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盘 线缆 传输线缆 导向机构 绕线装置 导向架 架体 竖直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管式绞线机 驱动绕线盘 横向驱动 水平转动 线缆加工 轴线方向 导向轴 绞线机 绕线架 移动台 盘绕 移动 绞合 绕线 种管 缠绕 转动 电机 传输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式绞线机绕线装置,属于线缆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绕线架、水平转动连接的绕线盘以及驱动绕线盘转动的电机,还包括对传输的线缆进行横向驱动导向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沿绕线盘轴线方向上往复运动的移动台和竖直固在移动台上的导向架;导向架包括固定移动台上的架体和至少两个竖直的设置在架体上的导向轴;解决了因绕线盘绕线不均而影响对传输线缆的张力而造成的线缆绞合质量不良;能使线缆均匀有序的缠绕在绕线盘上,从而保持对传输线缆张力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加工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式绞线机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管式绞线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缆或钢丝绳绞合的机械设备,它使多根单线扭成一根多股的绞合电缆或钢丝绳,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管式绞线机包括将多根线芯绞合成一根的管式绞线机主体,管式绞线机一般还包括绕线装置或配合使用有绕线装置,绕线装置位于管式绞线机主体成品端一侧,用来卷集绞合完成的成品线缆和保持传输线缆的张力,以保证管式绞线机能稳定对多股线芯进行绞合。
现有的管式绞线机绕线装置一般包括绕线架、与绕线架转动连接的绕线盘以及驱动绕线盘转动的电机。电机驱动绕线盘转动将传输而来的线缆缠绕在绕线盘上,通过绕线盘对绞合完成线缆的卷集,使传输绞合的线缆始终保持张力,从而保证线缆绞合工作的正常进行。
申请公布号为CN104071636A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缆线半自动绕线装置,包括控制箱,内置有控制电路;电机,安装在控制箱的顶部上,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地套设有一个转盘,转盘的周缘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槽;绕线支架,放置在控制箱的顶部上,绕线支架上设有滑轮;定位固定件,安装在控制箱的顶部,用于定位绕线支架;绕线转筒,其一端与绕线支架连接,并且绕线转筒绕自身转轴可自由转动,另一端的端面设有限位柱;电机调速器,用于调节电机的转速;送线装置,用于将电缆线缠绕在绕线转筒上,其中,当绕线转筒的限位柱对应地插入到其中一个限位槽中,转盘带动绕线转筒转动,将电缆线自动地缠绕在绕线转筒上。
上述的一种电缆线半自动绕线装置,采用电机驱动绕线转筒,从而将线缆缠绕在绕筒上;但是使用其对管式绞线机主体传输而来的线缆进行绕线时,只能将线缆缠绕在卷筒的部分位置上,无法保证使线缆均匀有序的缠绕在卷筒上,从而会影响到卷筒对线缆的张力的稳定,从而影响线缆的绞合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绞线机绕线装置,能够将传输而来的线缆均匀有序的缠绕在绕线盘上,保持绕线盘对传输线缆张力的稳定,从而减小因绕线盘对传输线缆的张力不稳而造成的绞合质量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式绞线机绕线装置,包括绕线架、水平转动连接的绕线盘以及驱动绕线盘转动的电机,还包括对传输的线缆进行横向驱动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沿绕线盘轴线方向上往复运动的移动台和竖直固在移动台上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包括固定移动台上的架体和至少两个竖直的设置在架体上的导向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绕线盘与绕线架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连接,电动机提供动力驱动绕线盘转动,从而对传输而来的线缆保持拉力,使绞线位置处的线芯具有足够的张力;传输而来的线缆通过两导向轴之间穿过,移动台能够沿绕线盘方向往复运动,通过导向轴对线缆横向的力,带动线缆作横向偏移运动,从而能够将线缆均匀的缠绕在绕线盘上。通过采用对线缆导向另其左右偏移的方法,使线线缆均匀缠绕在绕线盘上,从而使绕线盘保持对线缆拉力的稳定,防止因拉力不稳造成的拉断,绞线质量不良等质量问题。
较佳的,所述绕线架上转动连接有轴线方向与绕线盘轴线方向平行的丝杆,所述丝杆水平贯穿移动台并与移动台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移动台与丝杆螺纹连接且丝杆的轴线方向与绕线盘的轴线方向平行,通过控制丝杆正转和反转既能控制移动台沿丝杆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将传输而来线缆均匀的缠绕到绕线盘上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胶州电缆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胶州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9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缠纱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缆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