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挂式多功能蓝牙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2164.1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广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牙耳机 耳挂型耳机 蓝牙电路板 圆弧形 电池 定型 电池仓 耳挂式 耳机线 贴合 使用者耳廓 信号稳定性 产生信号 定位耳机 分开放置 蓝牙信号 软质材料 续航能力 耳机头 牢固性 耳廓 磁场 佩戴 喇叭 | ||
本新型涉及蓝牙耳机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挂式多功能蓝牙耳机,包括耳挂型耳机线、耳机线、电池仓外壳、中控外壳、耳机头外壳、蓝牙电路板、电池和喇叭;所述耳挂型耳机线为圆弧形定型耳机线。其中耳挂型耳机线为贴合使用者耳廓外径的圆弧形定型定位耳机线;所述耳挂型耳机线有包裹圆弧形定型定位软质材料,使耳挂型耳机线更贴合耳廓位置,起到固定蓝牙耳机的作用。蓝牙耳机两端各设有电池仓外壳及电池,电池与蓝牙电路板分开放置,电池磁场不会对蓝牙电路板蓝牙信号产生信号干扰。有益效果是:起到提高蓝牙耳机续航能力、佩戴牢固性和信号稳定性成倍提升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挂式多功能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蓝牙耳机技术的使用普及,蓝牙耳机在智能设备以及智能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自蓝牙耳机出现以来,蓝牙耳机适用于各种场合,蓝牙耳机在佩戴过程中由于其重量会比普通有线耳机相对更重一些,受力点普遍在使用者的耳孔位置,无法更好的固定蓝牙耳机,所以在佩戴过程中极其容易脱落。对使用者造成了烦恼。
电池是蓝牙耳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电池就无法实现蓝牙耳机运行。随着蓝牙耳机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蓝牙耳机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结构和形式。但是顾及到电池和蓝牙电路板放置在一起,电池的磁场会影响蓝牙信号,以及大容量的电池会增加蓝牙耳机的重量,使蓝牙耳机在佩戴过程中更容易脱落的前提。导致目前市面上的蓝牙耳机一般都会采用较小容量的电池,得以保证电池磁场最小程度影响蓝牙信号,以及重量最小化,不容易造成佩戴脱落。但对于蓝牙耳机的续航能力来说,一般只能够续航2到6个小时,如果加大电池容量的话,又会违背了电池磁场影响蓝牙信号以及大容量电池过于厚重佩戴容易脱落的前提。因此出于蓝牙信号稳定和佩戴不易脱落的考虑,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蓝牙耳机都不能满足使用者对蓝牙耳机续航能力的期望。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耳挂式多功能蓝牙耳机,能克服上述已知技术的弊端,是目前蓝牙耳机等行业广泛应用的趋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提供一种耳挂式多功能蓝牙耳机,包括耳挂型耳机线、耳机线、电池仓外壳、中控外壳、耳机头外壳、蓝牙电路板、电池和喇叭;其中耳挂型耳机线包括一号耳挂型耳机线和二号耳挂型耳机线;其中耳机线包括一号耳机线和二号耳机线;其中电池仓外壳包括一号电池仓外壳和二号电池仓外壳;其中电池包括一号电池和二号电池;其中耳机头外壳包括一号耳机头外壳和二号耳机头外壳;其中喇叭包括一号喇叭和二号喇叭;
其中一号耳挂型耳机线两端分别设有一号电池仓外壳和一号耳机头外壳;其中一号电池仓外壳内设有一号电池,一号耳机头外壳内设有一号喇叭;其中二号耳挂型耳机线两端分别设有二号电池仓外壳和二号耳机头外壳;其中二号电池仓外壳内设有二号电池,二号耳机头外壳内设有二号喇叭;其中一号电池仓外壳一端和二号电池仓外壳一端分别连接一号耳机线和二号耳机线;其中一号耳机线一端和二号耳机线一端分别连接中控外壳两端;其中中控外壳内设有蓝牙电路板;其中耳挂型耳机线为定型耳机线;耳挂型耳机线为弧形耳机线。
进一步优化,所述耳挂型耳机线为圆弧形定型耳机线。耳挂型耳机线上包裹了圆弧形定型软质材料,与耳廓外形大致吻合,使耳挂型耳机线更贴合耳廓位置,起到固定蓝牙耳机的作用。使蓝牙耳机的重心受力于耳廓位置,使蓝牙耳机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
进一步优化,蓝牙耳机两端各设有电池仓外壳及电池,增加了电池数量,起到两端重量平衡的作用,使佩戴更平衡更舒适稳妥,配置两个电池也使蓝牙耳机续航时间更长;
进一步优化,其中一号电池仓外壳、一号电池、二号电池仓外壳和二号电池通过耳机线与中控外壳及蓝牙电路板相连接。电池与蓝牙电路板分开放置,解决了电池对蓝牙电路板蓝牙信号产生信号干扰的问题,使蓝牙耳机的蓝牙信号更稳定。
进一步优化,排除了电池干扰蓝牙信号和佩戴易脱落的弊端后,蓝牙耳机得以装配大容量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广,未经杨志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2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