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定向井的套管开窗侧钻可捞式造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7745.4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仁;吴朝忠;史凯娇;曾顺德;李连玺;岳成标;李凤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仁;吴朝忠;史凯娇;曾顺德;李连玺;岳成标;李凤琦 |
主分类号: | E21B7/08 | 分类号: | E21B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自膨胀橡胶 本实用新型 套管开窗侧钻 造斜装置 定向井 可捞式 紧配合方式 并列设置 连接部位 面相齐平 同轴设置 油田领域 组装方便 接头端 两端面 内周壁 凸出的 外周壁 外周面 固连 贴靠 外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定向井的套管开窗侧钻可捞式造斜装置,属于油田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并列设置的两接头,接头端面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连接部,连接部和接头同轴设置,且两连接部位于两接头之间,两接头之间还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连接部外,连接管和连接部通过紧配合方式相固连;两连接部外均套有自膨胀橡胶圈,且自膨胀橡胶圈位于接头和连接管之间,自膨胀橡胶圈的两端面分别与连接管的端面和接头的端面紧密抵靠,自膨胀橡胶圈的内周壁与连接部的外周壁相贴靠,且自膨胀橡胶圈的外周面与连接管的外周面相齐平。本实用新型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领域,涉及一种可捞造斜器套管侧钻防屑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定向井的套管开窗侧钻可捞式造斜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三级及三级以上定向井施工过程中,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的侧钻方式便是基于可捞造斜器套管开窗及侧钻工艺。在该工艺中,可捞造斜器的打捞是施工的一个难点,除了工具结构等不可避免的难点外,造斜器管串与套管之间的环空沉入并堆积满钻屑、铁屑造成的管串锁紧是造成打捞吨位大、断钻具、脱扣等事故的重要原因。
对于上述的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足,并加以了改进,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分支井可捞造斜器套管侧钻开窗防屑装置【申请号:201120454448.2;授权公告号:CN202338262 U】,包括本体、上接头和下接头,本体上开有本体凹槽,本体凹槽内装有自膨胀橡胶。
上述的装置是通过自膨胀橡胶来实现防屑效果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该装置还是存在一个问题:本体和接头为一体式结构,本体凹槽和自膨胀橡胶又是呈环状的,导致自膨胀橡胶的安装较为费力,且对各零部件精度的要求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向井的套管开窗侧钻可捞式造斜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组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定向井的套管开窗侧钻可捞式造斜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两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的端面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连接部,连接部和接头同轴设置,且两所述的连接部位于两接头之间,两接头之间还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连接部外,且连接管和连接部通过紧配合方式相固连;两所述的连接部外均套有自膨胀橡胶圈,且自膨胀橡胶圈位于接头和连接管之间,自膨胀橡胶圈的两端面分别与连接管的端面和接头的端面紧密抵靠,自膨胀橡胶圈的内周壁与连接部的外周壁相贴靠,且自膨胀橡胶圈的外周面与连接管的外周面相齐平。
使用过程如下:在下入可捞造斜器管串的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直接接在可捞造斜器的下方,下至位置并坐封好可捞造斜器管串。当到达反应时间后,由于自膨胀材料的自膨胀作用,自膨胀橡胶圈在钻井液的环境中体积膨胀,同时在接头、连接管和连接部的共同约束作用下,只能向环空方向膨胀,当膨胀到与外面套管内壁时发生接触,随着膨胀的继续导致接触力不断变大,从而到达了设计的封隔能力,对环空进行了有效的封隔,阻止了铁屑、钻屑等杂物的落入与堆积。
套在连接部外的自膨胀橡胶圈通过夹紧在接头和连接管之间被定位,由于连接部本身对自膨胀橡胶圈起导向定位作用,同时又因为接头和连接管为分体式结构,这样在实际组装时,可有效减少对自膨胀橡胶圈位置的调整次数,来降低组装难度。
其次,连接管和连接部通过紧配合方式相连,即连接管和自膨胀橡胶圈的定位是同时进行的,以有效减少组装步骤,来有效提高组装方便性以及降低组装难度。
在上述的基于定向井的套管开窗侧钻可捞式造斜装置中,两所述的连接部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两环形凹槽内均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侧壁与连接管的内侧壁紧密抵靠。在密封圈的作用下,可有效加强连接管和连接部之间的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仁;吴朝忠;史凯娇;曾顺德;李连玺;岳成标;李凤琦,未经张树仁;吴朝忠;史凯娇;曾顺德;李连玺;岳成标;李凤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77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触电的水平定向钻机
- 下一篇:一种投球控制式水力脉冲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