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湿式离合器式箱前缓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7830.0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3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英;刘金娇;王萍;操斌;曾凡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B60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片 侧面设置 进水管 进水孔 上压板 本实用新型 湿式离合器 缓速器 下压板 大吨位载重汽车 能量输入 维修成本 一端设置 中间设置 大扭矩 上压杆 外侧面 下压杆 内圈 下坡 闸瓦 车速 发热 刹车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湿式离合器式箱前缓速器,包括外圈、内圈、进水孔壁,所述外圈侧面设置进水孔壁,所述进水孔壁内侧设置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另一端设置第二进水管,所述外圈内侧设置下压板、上压板,所述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外侧面中间设置下压杆、上压杆,所述上压板内侧面设置第五刹车片,所述第五刹车片内侧面设置第四刹车片,所述第四刹车片内侧面设置第三刹车片,所述第三刹车片内侧面设置第二刹车片,所述第二刹车片内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刹车片。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大吨位载重汽车下坡时车速的限制,闸瓦发热小,可连续刹车,寿命长,维修成本低,允许有较高的能量输入,可以传递较大扭矩,缓速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湿式离合器式箱前缓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日益向高速重载的方向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机械摩擦式制动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特别是在山区大吨位载重汽车和大型客车,在满载下坡时为了限制车速,必须要保证长时间的连续制动,使闸瓦在长、大坡道上频繁点刹,致使闸瓦发热,摩擦系数降低,制动负荷过大,出现所谓的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的热衰退现象,严重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国内牵引车在下坡时主要用水淋刹车片,制动效果不是很明显,针对常用于山区公路上行驶的大型客车或在载重牵引车等,除安装必须的行车制动器外,液力缓速器作为安全可靠地辅助制动装置被广泛应用,同时,现有车辆多采用干式离合器,由于受车辆种类、路况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干式离合器的使用寿命较低,更换周期较短,维护成本大,为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在干式离合器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湿式离合器,与干式离合器相比,它可起到柔性连接的作用,允许有较高的能量输入,湿式离合器采用多组摩擦片,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为保证车辆行驶的可靠性以及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急需开发带湿式离合器式独立缓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湿式离合器式箱前缓速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带湿式离合器式箱前缓速器,包括外圈、内圈、第一刹车片,所述外圈侧面设置进水孔壁,所述进水孔壁内侧设置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另一端设置第二进水管,所述外圈内侧设置下压板、上压板,所述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外侧面中间设置下压杆、上压杆,所述上压板内侧面设置第五刹车片,所述第五刹车片内侧面设置第四刹车片,所述第四刹车片内侧面设置第三刹车片,所述第三刹车片内侧面设置第二刹车片,所述第二刹车片内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刹车片,所述第一刹车片内侧面设置所述内圈,所述内圈内侧设置键槽、轴孔壁。
上述结构中,在装配该装置时,先将车轴插入所述轴孔壁内,然后在所述键槽中插入销键,将车轴固定在所述内圈上,最后把所述外圈焊接在车厢上,需要刹车时,司机操作相关开关,所述下压杆、所述上压杆下降,压紧所述下压板、所述上压板,所述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下降压迫所述第一刹车片、所述第二刹车片、所述第三刹车片、所述第四刹车片、所述第五刹车片,使所述第一刹车片压紧在随车轴旋转的所述内圈上,跟所述内圈摩擦进行减速刹车,同时冷却水从所述进水孔壁中进入所述第一进水管,再进入所述第二进水管,最后均匀的散在所述第一刹车片、所述第二刹车片、所述第三刹车片、所述第四刹车片、所述第五刹车片上,缓解长时间摩擦的发热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高离合器的质量,所述进水孔壁成型于所述外圈上,所述第一进水管焊接在所述进水孔壁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离合器的质量,所述第二进水管焊接在所述第一进水管上,所述下压板、所述上压板过盈连接在所述外圈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离合器的质量,所述下压杆、所述上压杆焊接在所述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上,所述第五刹车片过盈连接在所述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上,所述第四刹车片过盈连接在所述第五刹车片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离合器的质量,所述第三刹车片过盈连接在所述第四刹车片上,所述第二刹车片过盈连接在所述第三刹车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7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