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功补偿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8135.6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1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超;马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仪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赵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新飞大道***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开关 控制信号接收 微处理器 控制信号 分支端 无功补偿控制系统 电容器 编码接点 电源接点 投切控制 控制器 通信线 二进制拨码开关 连接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 电平控制 投切机构 传统的 控制端 易安装 并联 扩容 接线 解析 电路 电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设置简单易安装,包括控制器、电容器和复合开关,其中,复合开关中微处理器的控制端与其投切机构相连,二进制拨码开关与微处理器相连,控制信号接收端包括一个电源接点、一个投切控制接点和多个编码接点,电源接点、投切控制接点和编码接点均通过控制信号解析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在控制信号接收端上并联有与其结构相同的控制信号分支端;电容器分别一一对应通过复合开关与电网相连,复合开关与复合开关之间依次通过通信线连接控制信号分支端或控制信号接收端,位于首位的复合开关的控制信号分支端或控制信号接收端与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线相连。对比传统的电平控制方式具有接线方便,扩容方便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力配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功补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低压电力配电系统里,用于电力电容投切的无功补偿控制器与复合开关的常规控制方式为12V电平输出控制,如以下两个专利内采用的控制方式:CN205385291U一种控制复合开关的无功补偿控制器,CN204992604U复合开关。控制器输出一个12V电平线和一个控制线作用于复合开关的控制输入端。当控制线为高电平时复合开关断开,当控制线为低电平时,复合开关闭合。
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两个大的缺陷:
1、在配电补偿柜里二次线布线工作量巨大,一般都采用0.75mm或1mm的电线接到控制器和复合开关的接线端子上。一般补偿柜里复合开关数量10多个到20多个,每个复合开关都需要架设这样的电线到控制器接线端子,布线工作可想而知。而且后期检修维护难度也十分巨大。
2、不方便扩容。一方面在现场应用,如果补偿柜里需要增加容量,那么增容后,重新布线工作繁重。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复合开关控制都需要一个独立的控制端子,所以一般的控制器输出通道数都不会太多。对于容量特别大的现场,一个控制器通道数满足不了现场需求。
另外,对比发明专利CN102638050A(无功补偿装置及补偿方法),也是针对上述问题发明的一套控制方法,通过RS485接口运用软件协议的方式实现控制器对复合开关的控制。这种方式虽然也解决了上述常规方式里的两大缺陷。但也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因为控制器及复合开关均增加了TTL电平与RS485电平转换芯片及附属电路,硬件结构复杂并且成本增加。
2)采用软件协议通信的方式控制,需要微控制器(一般为单片机)的UART异步串口资源来处理,增加了单片机软件负担。因为一般的无功补偿控制器需要给后台终端上报状态信息。而控制器跟后台通信也是通过RS485等现场总线形式或者GPRS无线通信的方式,这些方式也都用到单片机的UART资源。这样无功补偿控制器软件要协调处理两部分串口通信的发送接收以及他们的处理优先级等问题,单片机软件负担加重。
3)在RS485多节点(控制多路复合开关)通信和多UART通信(单片机2个物理串口同时处理)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协议的冲突问题,会造成某一条或者几条协议不能被正确的接收解析,这样会造成通信无响应,降低通信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设置简单易安装。
一种新型无功补偿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电容器和复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开关包括微处理器、投切机构、二进制拨码开关、控制信号接收端及控制信号解析电路,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投切机构相连,所述二进制拨码开关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所述控制信号接收端包括一个电源接点、一个投切控制接点和多个编码接点,所述电源接点、投切控制接点和编码接点均通过所述控制信号解析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在所述控制信号接收端上并联有与其结构相同的控制信号分支端,所述控制信号分支端与所述控制信号接收端两者中的电源接点、投切控制接点及编码接点一一对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仪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仪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8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损低的智能电容器
- 下一篇:小水电无功补偿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