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束机和钢绞线穿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8217.0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2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常亮;刘晓;易达;张海兴;康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符莹莹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绞线 调直 穿束机 输送辊 预应力孔道 切割组件 驱动件 托架 长度测量仪 穿入装置 建筑施工技术 本实用新型 施工效率 辊连接 辊转动 绞线盘 穿入 托起 预设 架设 运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束机和钢绞线穿入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穿束机包括绞线盘、驱动件、输送辊、调直辊、切割组件、托架和长度测量仪。驱动件与输送辊连接,输送辊用于运送钢绞线;驱动件与调直辊连接,带动调直辊转动,调直辊用于压直钢绞线。托架设于调直辊远离输送辊的一侧,托架用于托起钢绞线,以便于将钢绞线定位到预应力孔道中。切割组件设于托架和预应力孔道之间,长度测量仪用于计算钢绞线穿入预应力孔道中的长度值,当长度值满足预设值,切割组件切断钢绞线。该穿束机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束机和钢绞线穿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造桥梁和大型建筑物时,钢绞线穿束机是最为理想的穿索施工机械,也是采用有预应力工作中为孔道穿钢绞线的主要工具。钢绞线穿束机还包括以下名称:预应力钢绞线穿线机,钢绞线穿梭机,钢绞线穿索机,钢绞线穿管机等。
钢绞线穿束机简称穿索,是由机械传动,滚轮夹持钢绞线进行传送,钢绞线穿束机的工作原理:减速机带动双主动轮转动,钢绞线从一端进线口插入,主动轮与双从动轮压住钢绞线向前移动沿导管穿入预留孔道,直到从孔道另一端穿出达到张拉用尺寸。
目前,客专梁场箱梁钢绞线穿束普遍采用的是在施工现场放置高出地面20cm以上、间距1.5m的钢绞线存放架,在进行钢绞线的下料、切割、编束,最后采用卷扬机及专用夹具整孔穿入预应力孔道的方法。如32米箱梁至少需要5至6人,每天最多下料穿索1.5片箱梁,还需要50T龙门吊、卷扬机、专用夹具配合。
人工下料穿束劳动强度大,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效率低下,往往会因为进度跟不上而影响下道工序。人工下料穿束需较大的场地空间,必须是先下完料然后再穿束,这样下料的钢绞线长度不容易控制,经常导致梁的另一端钢绞线长短不一,或超过要求的长度,从而影响周围交叉施工,影响临近作业面的施工进度。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穿束机,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场景的钢绞线穿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是目前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中急需改善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束机,包括绞线盘、驱动件、输送辊、调直辊、切割组件、托架和长度测量仪。输送辊用于传送钢绞线,钢绞线经调直辊压直后进入托架内,最终被送进预应力孔道内。长度测量仪用于计算钢绞线进入预应力孔道的长度值,当实际进入的长度值满足预设值要求时,切割组件将钢绞线切断,完成一个预应力孔道的穿透。该穿束机采用调直辊和托架,能够保证钢绞线在进入预应力孔道前的平直度,便于一次性精准定位,到达预应力孔道中,有利于提高定位精准度和施工效率。同时,通过设置长度测量仪能够便于计算钢绞线的穿入长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自动化程度及作业效率。该穿束机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钢绞线穿入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上述的穿束机,控制器安装在穿束机上,且控制器分别与驱动件、切割组件和长度测量仪连接,有利于提高施工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穿束机,所述穿束机包括绞线盘、驱动件、输送辊、调直辊、切割组件、托架和长度测量仪。
所述绞线盘上用于缠绕钢绞线,所述绞线盘上设有多个线位槽,每个所述线位槽内设置穿束数量不等的所述钢绞线。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输送辊连接,带动所述输送辊转动,所述输送辊用于运送所述钢绞线。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调直辊连接,带动所述调直辊转动,所述调直辊用于压直所述钢绞线。所述托架设于所述调直辊远离所述输送辊的一侧,所述托架用于托起所述钢绞线,以便于将所述钢绞线定位到预应力孔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8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绑扎钢筋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