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种物料同时滴加的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9874.7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兵;贾建强;许林鹏;袁现章;赵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华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王滨生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管 反应釜 上端 固定盖 活塞杆 侧囊 内管 外周 隔板 加料装置 内部设置 插入口 盖子 滴加 内壁 下端 封口 充分接触 反应效率 内管外壁 使用寿命 活塞 手柄 鸡蛋形 上表面 外壁 小孔 密封 相通 | ||
一种多种物料同时滴加的加料装置,反应釜盖子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插入口,插入口内设置主体管,主体管的上端与下端均封口,主体管的内部设置内管,主体管的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均匀分布至少三块隔板,隔板与主体管的内壁和内管的外壁对应密封,内管的内部设置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设置活塞,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手柄,主体管位于反应釜盖子下方部分的一侧外周设置侧囊,侧囊为鸡蛋形,侧囊上端与主体管相通,主体管下部外周均匀分布至少二十个小孔,主体管的中部外周设置固定盖,固定盖设置于插入口上方,固定盖与主体管连为一体,和反应釜内液体充分接触,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反应效率和产量,增加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多种物料同时滴加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反应釜内添加液体反应物时,通常由管道直接投放到反应釜底部,这样往往会使液体物质对反应釜底部冲击较大,严重损坏反应釜底部,大大降低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而且有些物料需要在反应过程中缓慢加入到反应釜中,怎样减缓液体物质对反应釜的冲击,延长反应釜的使用寿命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一种多种物料同时滴加的加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种物料同时滴加的加料装置,减缓了对反应釜底部的冲击,使加料更均匀,和反应釜内液体充分接触,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反应效率和产量,增加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种物料同时滴加的加料装置,是由:反应釜盖子、主体管、内管、隔板、活塞杆、侧囊、固定盖、手柄构成;反应釜盖子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插入口,插入口内设置主体管,主体管的上端与下端均封口,主体管的上端面中央设置预留孔,主体管的内部设置内管,主体管的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均匀分布至少三块隔板,至少三块隔板、主体管的内壁和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至少三个加料空腔,主体管与内管的轴心线重合,隔板位于主体管的半径上,隔板与主体管的内壁和内管的外壁对应密封,内管的内部设置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设置活塞,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手柄,内管的上端面与主体管的上端面下表面对应密封设置,主体管的上部外周对应至少三个加料空腔设置至少三个进料口,主体管位于反应釜盖子下方部分的一侧外周设置侧囊,侧囊为鸡蛋形,侧囊上端与主体管相通,主体管下部外周均匀分布至少二十个小孔,主体管的中部外周设置固定盖,固定盖设置于插入口上方,固定盖与主体管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拉动活塞杆到适当位置,至少三种反应物质经过至少三个加料口进入主体管内部,一部直通主体管底部,通过主体管下部外周的孔流出进入反应釜,另一部分进入一侧的侧囊中,转动主体管使侧囊从位置略低的一侧转到较高的一侧,侧囊中的反应物从侧囊中流入主体管底部,推动活塞杆带动主体管中的反应物喷出进入反应釜,液体物质喷向四面八方,体积变的更小,减缓了对反应釜底部的冲击,使加料更均匀,和反应釜内液体充分接触,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反应效率和产量,增加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涉及巧妙,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显著,结实耐用,长期使用不易损坏,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中:反应釜盖子1、主体管2、内管3、隔板4、活塞杆5、侧囊6、固定盖7、手柄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反应釜盖子1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插入口,插入口内设置主体管2,主体管2的上端与下端均封口,主体管2的上端面中央设置预留孔,主体管2的内部设置内管3,主体管2的内壁与内管3外壁之间均匀分布至少三块隔板4,至少三块隔板4、主体管2的内壁和内管3的外壁之间形成至少三个加料空腔,主体管2与内管3的轴心线重合,隔板4位于主体管2的半径上,隔板4与主体管2的内壁和内管3的外壁对应密封,内管3的内部设置活塞杆5,活塞杆5的下端设置活塞,活塞杆5的上端设置手柄8,内管3的上端面与主体管2的上端面下表面对应密封设置,主体管2的上部外周对应至少三个加料空腔设置至少三个进料口,主体管2位于反应釜盖子1下方部分的一侧外周设置侧囊6,侧囊6为鸡蛋形,侧囊6上端与主体管2相通,主体管2下部外周均匀分布至少二十个小孔,主体管2的中部外周设置固定盖7,固定盖7设置于插入口上方,固定盖7与主体管2连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华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华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9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用活塞推进式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用旋转式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