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炉膛火焰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3930.4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5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电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1/00 | 分类号: | F27D21/00;F23M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成像模组 主镜筒 监控装置 炉膛火焰 套筒 图像信号 插座 传输线 本实用新型 多次测试 高温影响 光学成像 光学影像 监测设备 控制中心 套筒螺纹 透镜组合 依次布置 后端部 体积小 重量轻 主套筒 连线 光源 无损 采集 隔离 修正 清晰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炉膛火焰监控装置,包括主镜筒和套筒,主镜筒和套筒螺纹连接,且主镜筒的后端部套设在套筒内;在主镜筒内部自左而右依次布置有透镜C1、透镜C2、透镜C3、透镜C5和透镜C4;在主镜筒的后方设有用于将光学影像转化为图像信号的成像模组,所述成像模组经传输线连接在套筒后方的插座上,插座连线后将成像模组采集的图像信号传送到控制中心的监测设备上。本工业炉膛火焰监控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外观优美等特点,内部光学成像部分经多次测试修正,利用五重透镜组合设计而成,不仅确保被测光源的清晰无损,而且有效的隔离了主套筒后方的成像模组,确保成像模组不受高温影响,能正常可靠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温工业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工业炉膛火焰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石化、冶炼行业中,均需要对锅炉的燃烧前、燃烧中、燃烧后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由于炉膛内燃烧火焰温度极高,且燃料成分不同,导致燃烧效率差异较大,存在着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火焰闪烁等多种复杂情况,需要采用炉膛火焰监控设备或系统来实时监控,如果炉膛火焰监控设备的着像数不高、图像颜色不清晰,可能会存在无法及时准确发现炉膛内可燃物燃烧不充分的情况,进而带来炉膛爆燃爆炸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炉膛火焰监控装置,主要用于监测炉膛内火焰燃烧情况,便于工厂实时监控,一则保证炉膛内可燃物质燃烧的充分高效,促进工厂环保节能,再则可以避免不充分燃烧等引发的相关危险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工业炉膛火焰监控装置,包括主镜筒和套筒,所述主镜筒和套筒螺纹连接,且主镜筒的后端部套设在套筒内;在主镜筒内部自左而右依次布置有透镜C1、透镜C2、透镜C3、透镜C5和透镜C4,所述透镜C1设置在主镜筒左端,透镜C5设置在主镜筒与套筒连接处,且位于套筒外部,所述透镜C4设置在靠近主镜筒右端处;在主镜筒的后方设有用于将光学影像转化为图像信号的成像模组,所述成像模组经传输线连接在套筒后方的插座上,插座连线后将成像模组采集的图像信号传送到控制中心的监测设备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镜筒和套筒均为中空圆柱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透镜C1为凹透镜,透镜C2、透镜C3、透镜C4和透镜C5均为凸透镜,在主镜筒内按照凹透镜 C1、凸透镜C2、凸透镜C3、凸透镜C5、凸透镜C4排列组合。
作为优选的,在主镜筒的中部设有多个用来支撑隔离透镜的钢隔圈,在透镜C2和透镜C3之间、透镜C3和透镜C5之间、透镜C5和透镜C4之间分别设有钢隔圈。
作为优选的,在主镜筒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钢压圈,左端钢压圈位于主镜筒左端透镜C1的外侧,右端钢压圈位于主镜筒右端透镜C4的外侧。
作为优选的,在主镜筒后方连接有铁氟龙固定筒,所述成像模组经铁氟龙固定筒设置在主镜筒后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成像模组为线阵式CCD图像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插座为三芯航空插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炉膛火焰监控装置,结构简洁,易于装配和批量生产,外壳采用不锈钢主套筒和铝合金套筒制作而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外观优美等特点,内部光学成像部分经多次测试修正,由多层钢隔圈和钢压圈组合,利用五重透镜组合设计而成,不仅有效确保被测光源的清晰无损,而且光损低、色差小、颜色真实,又进一步隔离了主套筒后方的成像模组,确保成像模组不受高温影响,能正常可靠工作,在锅炉点火,燃烧不充分,输煤输油系统等发生危害正常运行故障时,能及时显示炉内出现异常情况的电视图像,从而采取措施,有助于防止炉膛爆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电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电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3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