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部加热炉用捞渣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4013.8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9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洪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东热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3/00 | 分类号: | B22D4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艺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捞杆 打捞 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 铲头 捞渣 铝渣 手柄 二次分离 均匀开设 向上倾斜 圆柱型钢 九十度 漏液孔 铲身 捞出 铝液 避开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部加热炉用捞渣工具,包括打捞杆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打捞杆底部的打捞铲,所述打捞杆为圆柱型钢杆,所述打捞铲为方形铲,所述打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打捞铲与所述打捞杆的夹角呈九十度,所述打捞铲包括铲身和铲头,所述铲身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漏液孔,所述铲头的底部向上倾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很好的避开保护管,有效清理保护管底部的铝渣,并可保证捞铝渣时不会将铝液一起捞出,减少了二次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捞渣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部加热炉用捞渣工具。
背景技术
保温炉保持室由于有加热器保护管的存在,积聚在炉底的氧化铝(铝渣),使用一般的铲子会与保护管发生碰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下部加热炉用捞渣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部加热炉用捞渣工具,包括打捞杆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打捞杆底部的打捞铲,所述打捞杆为圆柱型钢杆,所述打捞铲为方形铲,所述打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打捞铲与所述打捞杆的夹角呈九十度,所述打捞铲包括铲身和铲头,所述铲身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漏液孔,所述铲头的底部向上倾斜。
优选的,所述打捞杆的长度为2100mm。
优选的,所述打捞铲的长度为190mm,且宽度为90mm,厚度为24mm。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长度为200mm。
优选的,所述铲头的长度为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部加热炉用捞渣工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下部加热炉用捞渣工具,通过将打捞铲与打捞杆之间呈九十度设置,可以很好的避开保护管,有效清理保护管底部的铝渣。
2、该下部加热炉用捞渣工具,通过在打捞铲的铲身上开设有若干个漏液孔,可有效保证捞铝渣时不会将铝液一起捞出,减少了二次分离。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很好的避开保护管,有效清理保护管底部的铝渣,并可保证捞铝渣时不会将铝液一起捞出,减少了二次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部加热炉用捞渣工具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部加热炉用捞渣工具的侧视图。
图中:1打捞杆、2打捞铲、3手柄、4铲身、5铲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下部加热炉用捞渣工具,包括打捞杆1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打捞杆1底部的打捞铲2,所述打捞杆1为圆柱型钢杆,所述打捞铲2为方形铲,所述打捞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3,所述打捞铲2与所述打捞杆1的夹角呈九十度,所述打捞铲2包括铲身4和铲头5,所述铲身4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漏液孔6,所述铲头5的底部向上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东热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东热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4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水包包口积渣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钢包车间可折叠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