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拉杆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7253.3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4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恩广;张璐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璐然 |
主分类号: | A45C3/00 | 分类号: | A45C3/00;A45C7/00;A45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舒丽亚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杆 折叠拉杆 座板 本实用新型 连接装置 背板 横向支撑杆 铰接装置 平行设置 悬挂方式 悬挂装置 悬挂座板 支杆滑动 垂直的 拉杆车 设置座 手提杆 横梁 收放 下端 车轮 休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杆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折叠拉杆车,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和座板,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通过铰接装置连接,第三框架分别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连接;第一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以及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垂直的上部的横梁和中部的横向支撑杆,座板的两侧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连接并能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滑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下端上分别设置有车轮,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上部上设置有背板,背板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悬挂座板的悬挂装置。本实用新型折叠拉杆车收放自如,通过设置座板实现随时休息的效果,座板有两种悬挂方式,从而实现手提杆高度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杆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拉杆车。
背景技术
拉杆车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超市或菜场等的购物、小件物品的搬运或者旅行出游等。目前通常使用的拉杆车功能单一,使用者疲惫时需要另找地方休息,有的拉车虽然也设置有座板,但是缺少靠背,使用起来不舒适,而具有靠背的拉杆车则拉杆车整体体积过大,不利于携带,并且结构复杂,不利于操作和使用。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携带、容易折叠以及牢固可靠的带座板的折叠拉杆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携带、容易折叠且可以随时坐在其上的带座板的折叠拉杆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叠拉杆车,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和座板,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通过铰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三框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垂直的上部的横梁和中部的横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为U形框架,由下部的水平支杆和两条纵向支杆相互连接而成,所述两条纵向支杆上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挡块,所述两条纵向支杆的上端面均设有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的斜面;所述座板包括第四框架以及面板,所述面板中部设有空槽,所述第四框架的两侧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连接并能沿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滑动;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下端分别设有车轮,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上部设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能转动的连接,所述背板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悬挂所述座板的悬挂装置,所述座板的空槽和第四框架均能卡扣在所述悬挂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悬挂装置为挂钩,包括用于悬挂所述空槽的水平部和用于悬挂所述第四框架的凹部。
优选的,所述挡块下部设有与所述第四框架吻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四框架为U形框架,所述面板固定在所述U形框架内,所述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U形框架的外侧面上,所述U形框架开放端的两根直杆的上端面分别抵靠在所述挡块的凹槽内,所述两根直杆的下端面抵靠在所述横向支撑杆上,所述U形框架的封闭段的弧形杆能卡扣在所述悬挂装置的凹部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为套管和转轴,所述套管通过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第四框架的两根直杆的外侧面上,所述套管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
优选的,所述车轮通过车轴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框架下部的水平支杆底部设有防滑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框架为矩形框架,由两条能伸缩支杆和两条定长支杆连接而成,所述两条能伸缩支杆相对设置并且设有支撑杆或支撑板。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框架上方的储物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璐然,未经张璐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7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