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加热功能的肠内营养输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7674.6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4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苹;张艳;江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肠道 营养液 内胆 肠内营养 加热功能 电源线 电阻丝 输注器 自带 电源转换器 电连接 固定套 加热套 漏斗 密封圈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加热处理 插头 外部 内腔 输液 堵塞 分解 吸收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带加热功能的肠内营养输注器,包括加热套,所述加热套内腔的顶部通过连接块与内胆的顶部固定连接,内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电阻丝,电阻丝的一端通过电源线与电源转换器的一侧电连接,电源转换器的底部通过电源线与插头的一端电连接,内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漏斗,连接漏斗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密封圈。该自带加热功能的肠内营养输注器,通过内胆、电阻丝和电源线的配合,可以在冬季输液时对营养液进行加热处理,避免冰冷的液体进入肠道内部,对肠道造成堵塞,提高了肠道内部营养液的流速,同时确保了肠道能够充分的吸收营养,避免对营养液造成浪费,提高了肠道对营养液的分解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带加热功能的肠内营养输注器。
背景技术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输注器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按输注动力不同分为重力输注式和泵输注式两种,每种又分进气式和非进气式两种。
然而,现有肠内营养输注器在冬季给患者输液时,当冰冷的营养液进入肠道中,容易造成堵塞,同时在输液时不能控制营养液的流速,导致患者常常会承受巨大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加热功能的肠内营养输注器,具备能够在输液的过程中对营养液进行加热处理,避免肠道发生堵塞,同时能够控制营养液的流速,减小了患者的痛苦,使得患者在输液时更加舒适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肠内营养输注器在冬季输液时,容易因冰冷的营养液对肠道造成堵塞,同时不能控制营养液的流速,导致患者在输液时会承受巨大的痛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在输液的过程中对营养液进行加热处理,避免肠道发生堵塞,同时能够控制营养液的流速,减小了患者的痛苦,使得患者在输液时更加舒适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加热功能的肠内营养输注器,包括加热套,所述加热套内腔的顶部通过连接块与内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的一端通过电源线与电源转换器的一侧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器的底部通过电源线与插头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内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漏斗,所述连接漏斗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部固定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通过弹簧与调节器的内壁传动连接,所述挡板的正面开设有渗透孔,所述挡板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活动套接在定位槽的内部,所述调节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输液头,所述内胆的另一侧通过连接漏斗与输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管,所述储液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针,所述加热套的内部设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内胆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内胆的直径值小于加热套的直径值,所述内胆位于加热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电阻丝环形分布在内胆的外部,且电阻丝位于加热套的内部,所述电阻丝与加热套的内壁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弹簧位于活动槽的内部,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调节器的内壁与挡板的底部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形状为工形,且活动杆的底端与挡板的顶部相互垂直,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延伸至调节器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一侧与活动杆的一侧相互垂直,且定位块的长度值小于活动槽的宽度值,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加热功能的肠内营养输注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7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喂药瓶
- 下一篇:护理鼻饲管供给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