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传感器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79917.8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0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2 | 分类号: | F24F1/2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盖 底盒 空调器室外机 传感器托架 传感器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 固定传感器 传感器 凸台 成型 保证 注塑 后传感器 控制变频 装配工序 大压力 防护网 规整性 铰接盖 冷凝器 美观度 探头 飞边 盖合 托架 感知 装配 抬高 美观 室外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传感器托架,包含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底盒和与底盒铰接盖合的顶盖,所述顶盖在其盖合底盒的一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固定传感器探头的传感器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室外机传感器托架,在托架顶盖上设计固定传感器的传感器固定结构,使底盒成型时流料顺畅,不增加成型、装配工序,为了保证装配后传感器与冷凝器之间的距离,顶盖设有凸台,抬高固定位置,同时,注塑时不需要很大压力,所以能保证外观防护网部分批量生产时不易产生飞边,还增加了外观规整性、美观度,在保证美观的前提下,保证了传感器能够准确的实时的感知室外温度,以控制变频机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外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传感器托架。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室外温度传感器必须安装在冷凝器的外侧,感知室外温度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对安装有两条要求:1、人不能直接接触到传感器探头;2、为了较准确的感知室外温度,探头据冷凝器距离最好超过10mm。行业中传统的方案一般有两种,一是传感器支架只起到防护探头不能被人直接接触的目的,但探头与冷凝器之间的距离无法保证,二是在防护网上增加卡装结构,即保证了防护的作用,又保证了探头距冷凝器的距离
方案二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但由于成型防护网的同时需成型卡装结构,为了卡装卡子的成型完整,就必须增大注塑压力,但压力增加,作为外观部分的防护网就会出现很多飞边和毛刺,严重影响成型外观的美观性,也对使用有一定影响,阻挡风的流动,若为了保证使用,需手工去毛刺,工作量大,效率低,最终增加了零件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还影响零件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传感器托架,其目的在于为了不影响产品的美观性,注塑成型后不产生飞边和毛刺,不用手工去毛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传感器托架,包含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底盒和与底盒铰接盖合的顶盖,所述顶盖在其盖合底盒的一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固定传感器探头的传感器固定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顶盖在其与底盒的铰接端一侧设有第一U形槽。
优选的是,底盒底座设有若干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和底盒的宽平行;各条形孔相互平行,且沿底盒的长呈一字均匀排列,所述底盒长边的侧壁中部分别设有第二U形槽和第三U形槽。
优选的是,所述底盒在其与顶盖的铰接端的端口两侧设有用于传感器定位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纵截面呈T型结构,T型结构的水平段与底盒的长相互垂直,T型结构中的竖直段与底盒的长相互平行。
优选的是,在顶盖上于铰接端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卡扣,所述底盒在其与顶盖的铰接端的相对另一端口中部设有卡扣接口。
优选的是,所述底盒在其与顶盖的铰接端相对另一端的端口顶部设有用于固定传感器托架的托架固定结构。
把传感器探头放入设置在顶盖凸台上的传感器固定结构,线缆通过设在在顶盖的U型槽与探头相连,这样既保证了探头与冷凝器的有效距离,顶盖内凸又抬高了传感器固定位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不增加成型、装配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还保证了装配后传感器与冷凝器之间的距离,内置盖子基面内凹,抬高了固定位置,同时,注塑时不需要很大压力,所以能保证外观防护网部分批量生产时不易产生飞边,还增加了外观规整性、美观度,保证了传感器能够准确实时的感知室外温度,以控制变频机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探头固定装置正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背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9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