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罩连扣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1561.1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0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徐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徐妹 |
主分类号: | A41F1/04 | 分类号: | A41F1/0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飞峰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挂 胸罩 挂柱 连扣 外卡柱 所在平面 上弧架 内棱 凸台 下端 佩戴 本实用新型 吊带调节 肌肤接触 敏感肌肤 平面平行 三棱柱状 向下延伸 有效减少 呈弧状 固定罩 主框架 上端 肩带 下缘 胸部 摩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罩连扣,其主框架上端为呈弧状的上弧架,向下延伸呈两侧架;两侧架下端之间设置有上挂柱、下挂柱,上挂柱、下挂柱所在平面与两侧架的内平面平行,且下挂柱位于两侧架最下端;两侧架中部向外形成一对凸台,两凸台间设置有呈三棱柱状的,高度为2‑3mm的外卡柱,且外卡柱的内棱朝向内侧且高于上挂柱、下挂柱所在平面1‑2mm;上弧架下缘、外卡柱的内棱、上挂柱、下挂柱两两间的距离为2‑3mm,通过使用单一连扣固定罩杯与肩带,使吊带调节结构在调节时,不对胸部外侧的敏感肌肤发生摩擦,在佩戴胸罩过程中连扣不与肌肤接触,有效减少佩戴胸罩时的不必要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罩连扣。
背景技术
目前胸罩的罩杯和肩带之间采用圈扣作为固定两者的结构,同时采用捌扣作为调节肩带长短的部件,通常捌扣设置于乳房外侧上缘与锁骨下方之间,该部位皮肤敏感度较高;通常的,手臂活动多以向前运动为主,在手臂前伸过程中,细小且厚度较薄的捌扣容易因前伸动作而发生滑移,使捌扣与胸部外侧部位的敏感肌肤摩擦而引起不适,而在特定场合时调节胸罩时,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尴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罩连扣,通过使用单一连扣固定罩杯与肩带,使吊带调节结构在调节时,不对胸部外侧的敏感肌肤发生摩擦,在佩戴胸罩过程中连扣不与肌肤接触,有效减少佩戴胸罩时的不必要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胸罩连扣,其主框架上端为呈弧状的上弧架,向下延伸呈两侧架;两侧架下端之间设置有上挂柱、下挂柱,上挂柱、下挂柱所在平面与两侧架的内平面平行,且下挂柱位于两侧架最下端;两侧架中部向外形成一对凸台,两凸台间设置有呈三棱柱状的,高度为2-3mm的外卡柱,且外卡柱的内棱朝向内侧且高于上挂柱、下挂柱所在平面1-2mm;上弧架下缘、外卡柱的内棱、上挂柱、下挂柱两两间的距离为2-3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两侧架之间的间距为15-2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弧架下缘与下挂柱之间的间距为10-15mm。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弧架上缘与下挂柱之间的间距为15-20mm。
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案,所述的两侧架外侧面设置有装饰珠。
作为另一种有效的方案,所述的上弧架外侧面的中央设置有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本连扣用于连接罩杯和肩带之间,在佩戴过程中,尤其是二分之一款式罩杯,连扣在肩带的牵引下,上悬于肩部与胸部之间平滑曲线的上方,平常状态下或前伸运动不与肌肤接触,减少穿戴胸罩过程中因连扣部位设置不合理引起的穿戴不适感;
2.合理设置连扣的上弧架下缘、外卡柱的内棱、上挂柱、下挂柱的相对距离,在穿戴胸罩时,肩带被拉伸至紧绷使肩带被外卡柱的内棱所顶压,可有效的减少肩带的滑动;另外于上弧架外侧面的中央设置有防滑凸起,可进一步减少肩带的滑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与吊带绑缚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徐妹,未经陈徐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1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条滑动调节裤扣
- 下一篇:一种消防员自测防护监控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