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2084.0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0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董鑫;冉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智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4 | 分类号: | B01D45/04;B01D53/7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于飞 |
地址: | 115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硝塔 除尘脱硝装置 湍流状态 外壳内部 整理装置 除尘 臭氧发生器 固体颗粒物 层流状态 喷漆装置 烟气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充分混合 顶部设置 环保设备 喷淋除尘 双层气流 脱硝效果 文丘里管 排气口 脱硫塔 硝化物 臭氧 架设 分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除尘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塔外壳,脱硝塔外壳外壳底部设置进气口,顶部设置排气口,脱硫塔外壳内部由下至上分别架设用于消除烟气内气流固体颗粒物的喷漆装置、将气流由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的气流整理装置、以及用于将气流中硝化物分解的臭氧发生器。本除尘脱硝装置首先通过设置在脱硝塔外壳内部的喷漆装置,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通过喷淋除尘的方式清除,通过气流整理装置将除尘后气体从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使得除尘后气体和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首先充分混合,进而使脱硝效果得到保障。通过双层气流整理装置,可使脱硝塔外壳内部形成文丘里管效果,使得除尘后气体转变成湍流状态效果更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除尘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故应用此项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
现有供热小机组多数为水沫和冲击式除尘,已不能满足环保排放的要求,一般处理是将原有系统拆除改成布袋或电袋。因供热机组排烟温度较低,常规脱硝方法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针对低温含硝化物的烟气的除尘脱硝装置,其可以一次性的完成除尘和低温脱硝两个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除尘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塔外壳,该脱硝塔外壳外壳底部设置进气口,顶部设置排气口,所述脱硝塔外壳内部由下至上分别架设用于消除烟气内气流固体颗粒物的喷漆装置、将气流由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的气流整理装置、以及用于将气流中硝化物分解的臭氧发生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喷漆装置包括喷淋液输送管路和若干个喷淋头。
作为优选的,所述喷漆装置有至少两层,且不同层喷漆装置中喷淋在垂直方向上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用于将烟气横向均布在脱硝塔外壳底部的气流导向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气流导向板一侧连接在排气口上沿,且自由端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的,所述气流整理装置包括平行架设在脱硝塔外壳内部的若干条横梁,并使得流整理装置呈格栅状。
作为优选的,所述气流整理装置有两层,且两层气流整理装置间隔设置,两层气流整理装置中横梁在垂向的投影中相互垂直,使得所述两层气流整理装置之间形成的过气通道呈网格状。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除尘脱硝装置首先通过设置在脱硝塔外壳内部的喷漆装置,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通过喷淋除尘的方式清除,然后通过气流整理装置将除尘后气体从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使得除尘后气体和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首先充分混合,进而使脱硝效果得到保障。
另外,通过双层气流整理装置,可使脱硝塔外壳内部形成文丘里管效果,使得除尘后气体转变成湍流状态效果更明显。
在进气口位置设置气流导向板,可将进入脱硝塔外壳的烟气更充分的横向分布在脱硝塔外壳内,使得喷淋除尘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尘脱硝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尘脱硝装置单层气流整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尘脱硝装置双层叠加后的层气流整理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智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智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2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脊型除雾器整体侧板
- 下一篇:一种展会建筑的排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