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腔体滤波器公共抽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2932.8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2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蔡磊;黄永红;胡华乔;田守君;詹翔;高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器 传输杆 金属线 耦合柱 公共抽头 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 体内 耦合 腔体 种腔 滤波器技术 腔体滤波器 谐振器耦合 焊接位置 间隔设置 腔体内部 盖板 铜线 多空间 焊接 占用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滤波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公共抽头,包括:腔体;盖板;设于腔体内的传输杆;以及分别设于腔体内的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以及第四谐振器,第一谐振器通过第一金属线与传输杆相连,第二谐振器通过第二金属线与传输杆相连,腔体内部设有分别与第三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间隔设置的耦合柱,传输杆与耦合柱耦合,第三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分别与耦合柱耦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体滤波器公共抽头通过在腔体内设置耦合柱与第三谐振器以及第四谐振器耦合,相比于谐振器均通过铜线与传输杆焊接的方式,减少了金属线数量,避免金属线占用腔体较多空间,且减少了焊接位置数量,可有效改善PIM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公共抽头。
背景技术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滤波器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目前的各种无线基站,不管是宏基站还是微基站中,使用的滤波器越来越小,同一个器件中滤波器的通路数也越来越多。同一个平面上排列的两路滤波器要实现交叉,必须在腔体内设计交叉的通道以对信号进行传导。
现有技术中,腔体滤波器公共抽头内的谐振器通常通过铜线与传输杆焊接,传输杆将端子输入的信号分别传输至每个谐振器,以满足通带较宽产品的信号传输,但是谐振器均通过铜线与传输杆,铜线会占用腔体较多空间,且由于铜线与传输杆焊接位置数量较多,会影响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公共抽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腔体滤波器公共抽头内谐振器均通过铜线与传输杆焊接,铜线占用腔体较多空间,且由于铜线与传输杆焊接位置数量较多,会影响PIM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腔体滤波器公共抽头,包括:
腔体;
盖设所述腔体的盖板;
设于所述腔体内并用于输入信号的传输杆;以及
分别设于所述腔体内的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以及第四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通过第一金属线与所述传输杆相连,所述第二谐振器通过第二金属线与所述传输杆相连,所述腔体内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三谐振器和所述第四谐振器间隔设置的耦合柱,所述传输杆架设于所述耦合柱并与所述耦合柱间隔设置,所述传输杆与所述耦合柱耦合,所述第三谐振器和所述第四谐振器分别与所述耦合柱耦合。
优选的,所述耦合柱开设有凹槽,所述传输杆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耦合柱耦合。
优选的,所述腔体滤波器公共抽头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传输杆并收容于所述凹槽内的绝缘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线和所述第二金属线分别与所述传输杆焊接。
优选的,所述腔体滤波器公共抽头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腔体内的绝缘固持架,所述传输杆固持于所述绝缘固持架。
优选的,所述绝缘固持架上设有卡槽,所述传输杆卡设于所述卡槽。
优选的,所述传输杆包括起始段以及由所述起始段弯折延伸的末尾段,所述起始段与所述末尾段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腔体设有与所述传输杆形状匹配设置的收容槽,所述绝缘固持架固定于所述收容槽内,且所述起始段完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末尾段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耦合柱耦合。
优选的,所述耦合柱与所述腔体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2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波器耦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滤波器传输零点实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