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缆的接线铜排及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4261.9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7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羽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雅华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H01R11/09;H01R1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罗晶;谢嘉舜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部 铜排本体 绝缘子 绝缘支撑板 接线装置 直流电缆 熔座 线耳 本实用新型 接线铜排 安装板 安装效率 板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电缆的接线铜排及接线装置,铜排本体,铜排本体包括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以及第三接线部,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以及第三接线部均为板状,第一接线部与第二接线部连接,第一接线部与第三接线部连接,第三接线部与第二接线部连接;接线装置包括:铜排本体、熔座、绝缘子、绝缘支撑板及线耳,熔座与熔座安装板连接,绝缘子一端与熔座安装板连接,绝缘子另一端与绝缘支撑板连接,每个铜排本体均与绝缘支撑板连接,铜排本体与线耳连接,直流电缆与线耳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电缆的接线装置,通过绝缘支撑板与绝缘子和铜排本体连接,提高了现场的安装效率,节省了安装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缆的接线铜排及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配电因其优异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与末端配电以及UPS供电等场合。涉及通信,医疗,能源等用电保证要求高,影响面广的行业,都会设置专门的直流配电柜。因直流配电柜多用于末端,所以多呈现回路繁多,布置密集等状况。对于长期需要关注电气距离,用户安全的配电柜,是一个非常头痛的事情,在要求工人提高装配工艺水准的同时,也要求推出专用于直流柜使用的接线装置。如图4所示的传统的接线装置使直接使用接线铜排做伸出桩头,通过绝缘子直接支撑在安装板上,但由于现场接线环境复杂,线耳安装时线耳又同在同一水平面,线耳又难以保证完全竖直连接,线耳之间难免会因距离过近产生干涉,现场安装有大多使用扳手,因此会阻碍扳手摆动,降低了现场施工效率;因此传统的接线装置在并不利于现场装配,且安装时比较麻烦,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缆的接线装置,其能解决统的接线装置在并不利于现场装配,且安装时比较麻烦,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流电缆的接线铜排,其特征在于包括:铜排本体,所述铜排本体包括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以及第三接线部,所述第一接线部、所述第二接线部以及所述第三接线部均为板状,所述第一接线部与所述第二接线部连接,所述第一接线部与所述第三接线部连接,所述第三接线部与所述第二接线部连接,所述第一接线部与绝缘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接线部与熔座连接,所述第三接线部与连接有直流电缆的线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部、所述第二接线部以及所述第三接线部两两之间互相垂直,所述第一接线部上设置有第一接线孔,所述第二接线部上设置有第二接线孔,所述第三接线孔上设置有第三接线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接线孔将所述第一接线部与绝缘支撑板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二接线孔将所述第二接线部与熔座固定,螺栓穿过第三接线孔将所述第三接线部与线耳固定。
一种直流电缆的接线装置,所述接线装置安装在直流配电柜内部,包括:若干铜排本体、若干熔座、若干绝缘子、绝缘支撑板以及若干线耳,所述熔座与熔座安装板连接,所述绝缘子一端与熔座安装板连接,所述绝缘子另一端与所述绝缘支撑板连接,所述绝缘子位于熔座安装板与所述绝缘支撑板之间,每个所述铜排本体均与所述绝缘支撑板连接,所述绝缘支撑板位于所述铜排本体和所述绝缘子之间,所述铜排本体与所述线耳连接,直流电缆与所述线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部与所述绝缘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接线部与所述熔座连接,所述第三接线部与所述线耳连接,所述第三接线部与所述绝缘支撑板相互垂直,所述线耳与所述绝缘支撑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熔座包括固定部以及两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两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两端,所述第二接线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子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支撑板的厚度范围为8mm-10mm。
进一步地,所述铜排本体与所述线耳固定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每两个相邻铜排本体之间的间距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雅华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雅华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4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机柜
- 下一篇:一种环网柜电缆舱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