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印墨盒及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5618.5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4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强;张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15 | 分类号: | B22F3/11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金属 墨盒 墨水 打印 打印装置 活塞气缸 气缸 本实用新型 制备成丝材 动力结构 挤压空腔 加工设备 墨盒腔体 气压作用 腔体内部 常规的 墨盒腔 直线式 开模 配比 去除 盛放 输料 体内 容纳 应用 | ||
一种打印墨盒及打印装置,所述打印墨盒是将直线式活塞气缸作为墨盒的主体,以所述气缸内部的挤压空腔作为容纳墨水的墨盒腔体;所述墨水通过腔体内部气压作用保持在所述墨盒腔体内;所述墨水为液态金属。本实用新型利用液态金属与气缸的材质与功能的特性,将常规的活塞气缸打造成盛放液态金属的墨盒,解决了传统3D打印机由于其输料动力结构的限制,无法应用液态金属墨水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针对于液态金属墨水再额外开模、定制液态金属墨盒的需求,也无需将液态金属制备成丝材的加工设备、对液态金属配比的调整及后续的杂质的去除工艺,极大的降低了液态金属3D打印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态金属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纳液态金属的打印墨盒、以及装配有打印墨盒的3D打印头。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传统的3D打印机由机座、活动支架和打印头组成;其中,活动支架实现打印头的空间移动,打印头则实现喷涂打印材料。现有的3D打印机的打印头均是基于FDM原理(FusedDepos it ion Model ing,熔融沉积成型)制造及打印工作的,例如图1示出的传统3D打印头的结构,3D打印头上的拉拽机构带动丝状的热塑材料送往打印喷嘴,处在打印喷嘴中的热塑材料则被加热组件加热融化为液态粘稠状形成打印涂料,再通过打印喷头底部的细微喷嘴以一定的压力挤喷在打印基材上。
随着打印技术的不断演变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升级,现在的打印涂料不在局限于热塑材料,低熔点的液态金属也可以作为打印材料,某些液态金属在常温下可表现出比水更理想的流动性,同时还兼有金属良好的导热、导电的特性,可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的任何一个地方。传统的3D打印机只能使用丝状的热塑性材料,通过拉拽传动机构带动丝状材料向打印喷头移动,液态金属虽然也可以通过改变其配比及环境工艺制备成丝材,但工艺复杂,维护及生产成本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使用液态金属作为打印材料的打印装置的打印墨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失配合液态金属使用的打印机部件及设备的问题。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打印墨盒是将直线式活塞气缸作为墨盒的主体,以所述气缸内部的挤压空腔作为容纳墨水的墨盒腔体;所述墨水通过腔体内部气压作用保持在所述墨盒腔体内;所述墨水为液态金属。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液态金属为低熔点液态金属。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低熔点液态金属的熔点不高于30度。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低熔点液态金属为镓铟合金,其配比为75.5%的镓和24.5%的铟,其合金熔点为10.5度。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式活塞气缸的活塞通过机械或流体传动。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式活塞气缸的活塞通过机械传动,其具体结构为活塞杆连接活塞,活塞与活塞杆联动。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式活塞气缸的活塞通过流体传动,其具体结构为在气缸上开设有与外部的气压系统的导气管连通的气孔;该气孔开设在气缸上挤压出口的另一端,通过该气孔注入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挤压方向运动。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气缸的挤压出口处涂抹有密封蜡。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气缸的挤压出口处安装有密封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打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失配合液态金属使用的打印机部件及设备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5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