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位置的立管吊装装置及其吊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5845.8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7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昌;任福容;王文权;宋吉旭;于淑平;王雪红;张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B66D1/28;B66D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移动滑轮 可调节位置 吊装装置 立管 卷扬机 吊装系统 横向导轨 滑动连接 纵向导轨 定滑轮 支架 本实用新型 装置适应性 水平对称 运输吊装 倒运 绳索 吊装 穿过 | ||
一种可调节位置的立管吊装装置及其吊装系统,可调节位置的立管吊装装置包括水平对称设置的一对横向导轨、滑动连接在一对横向导轨之间的纵向导轨、滑动连接在纵向导轨上的可移动滑轮支架、固定连接在可移动滑轮支架上的可移动滑轮、定滑轮以及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设有吊装绳索,并依次穿过定滑轮和可移动滑轮。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运输吊装装置适应性差、需二次倒运及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节位置的立管吊装装置及其吊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能否满足工期有的因素有很多,物料运送就是其中一项,在超高层建筑管井立管施工过程中垂直运输方式主要分为塔吊结合卸料平台、施工电梯与人工倒运相结合这两种形式,但是,各种方式受使用限制往往效率不高,例如塔吊结合卸料平台的方式:卸料平台需提前搭设,同时运送至平台后存在等待倒运过程,整个过程效率较低;而施工电梯则会受到物料尺寸限制,较大的物料或者管道均不能运送,只能采取拆开后分别进行运输、并需要结合人工倒运的方法,而传统吊装方式则为固定位置和周转较慢,需二次倒运。为解决以上运输方式效率低下和受限问题特发明本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位置的立管吊装装置及其吊装系统,要解决现有运输吊装装置适应性差、需二次倒运及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位置的立管吊装装置,包括水平对称设置的一对横向导轨、滑动连接在一对横向导轨之间的纵向导轨、滑动连接在纵向导轨上的可移动滑轮支架、固定连接在可移动滑轮支架上的可移动滑轮、定滑轮以及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设有吊装绳索,并依次穿过定滑轮和可移动滑轮。
所述横向导轨为横截面呈U形的长直导轨,其底面间隔设有向外倾斜的加强杆,加强杆的顶端与横向导轨的内侧面平齐、底端与横向导轨的外侧面平齐。
所述横向导轨的顶面间隔开有第一通孔、对应第一通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纵向导轨的两端通过穿过第一螺母及第一通孔的第一紧固螺栓顶紧在横向导轨上。
所述纵向导轨的横截面整体呈U形的长直导轨,其两端呈L形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
所述纵向导轨的顶面间隔开有第二通孔、对应第二通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可移动滑轮支架的顶面通过穿过第二螺母及第二通孔的第二紧固螺栓顶紧在纵向导轨上。
所述可移动滑轮支架呈T形,包括水平段、竖直段以及水平段两端的卡头。
所述可移动滑轮支架的卡头对应卡合在所述纵向导轨的弯折部内。
所述可移动滑轮固定连接在可移动滑轮支架的竖直段中部。
应用所述的可调节位置的立管吊装装置的吊装系统,包括管井、设在管井内的可调节位置的立管吊装装置以及吊装在可调节位置的立管吊装装置上的立管。
可调节位置的立管吊装装置的一对横向导轨开口朝内对称连接在管井一对侧内壁上,加强杆的底端固定在管径内壁上;所述卷扬机上的吊装绳索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可移动滑轮,且另一端与立管连接。
所述横向导轨通过间隔设置的固定螺栓连接在管井内壁上。
所述卷扬机设在相应的施工楼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5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长胶管的防摇摆吊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式起重机导线缠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