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及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9520.7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9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田冲;任志恒;孔凡磊;李旭;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卓异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2;F28F9/24;F28F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115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内管 换热管束 换热器 折流板 封头 外管 碳化硅 管板 本实用新型 泡沫碳化硅 壳体 抗腐蚀性能 换热系统 壳体两端 平行设置 热效率 外管套 体内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板、封头、换热管束和折流板;其中,所述封头设置于所述壳体两端,所述管板设置于所述封头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换热管束和所述折流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管束穿过所述管板与所述封头相连通;所述换热管束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内管为碳化硅内管,所述外管为泡沫碳化硅外管;所述折流板为碳化硅折流板。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换热管采用碳化硅内管和泡沫碳化硅外管共同作用,显著增强了换热管的抗腐蚀性能,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厂、化工、冶金、建材等领域,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多为金属材料,包括耐酸钢、不锈钢等。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金属材料换热管受到物料冲刷、气蚀和化学介质的腐蚀,存在较大的渗漏风险。为减少腐蚀,人们使用陶瓷换热管替换金属材料换热管,陶瓷换热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其导热性能不能满足高效的换热要求,影响了换热器的使用效果,造成了能源排放浪费。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耐腐蚀且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热器内换热管耐腐蚀性能不足和普通陶瓷换热管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板、封头、换热管束和折流板;其中,所述封头设置于所述壳体两端,所述管板设置于所述封头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换热管束和所述折流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管束穿过所述管板与所述封头相连通;所述换热管束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内管为碳化硅内管,所述外管为泡沫碳化硅外管;所述折流板为碳化硅折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外壁设置有扰流部,所述扰流部为条形结构、波浪形结构或螺旋形结构;其中,当所述扰流部为条形结构或波浪形结构时,所述扰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扰流部为螺旋形结构时,所述扰流部环绕所述外管外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为圆柱形结构或棱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两端设置外螺纹,所述管板对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换热管两端与所述管板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的形状为半圆盘形结构,所述折流板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折流板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折流板的圆弧边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为螺旋式结构,所述折流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换热管能够对应穿过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管板上开设有多个阶梯形圆孔,所述阶梯形圆孔的个数与所述换热管的个数相对应;所述阶梯形圆孔的大直径处带有内螺纹,小直径处与所述换热管相匹配;所述阶梯形圆孔的大直径处配合设置有带外螺纹的压盖,所述压盖的轴向中心也开设有与所述换热管直径相匹配的圆孔;在所述阶梯形圆孔的台阶上与所述压盖的下端面之间安装有弹性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换热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卓异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卓异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9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氢装置的高压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