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标识信息的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1848.2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8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祥;王思元;刘焱鑫;王达伟;张锐;刘秋生;周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36 | 分类号: | H01B7/36;H01B7/1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林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护套层 编码规则 本实用新型 标识信息 标识区 存储信息量 智能化应用 高可靠性 凸凹起伏 无光环境 携带信息 信息存储 标识层 信息化 敷设 盲文 触感 防伪 缆轴 加密 检修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标识信息的线缆,包括护套层,沿线缆轴向,护套层具有若干标识区,在标识区,护套层或护套层上标识层具有若干宽度相同或不同的凹槽,若干凹槽按照编码规则排列;本实用新型线缆的凹槽按照编码规则排列,形成凸凹起伏的结构,类似于盲文,可以用于信息存储,通过触感识别按照编码规则排列的凹槽,可实现识别功能,特别是在晚间无光环境下,从而实现线缆携带信息标识的高可靠性、灵活性强,存储信息量大,同时还具备防伪、可加密等功能,为线缆的敷设、维护、检修等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的提供良好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包括电缆(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充电桩电缆及其他特种电缆)和光缆等,具体是一种具有标识信息的线缆,属于线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和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电缆、光缆等线缆应用日益广泛,现有常用的管道、地埋、架空等方式中,常常出现不同线缆同杆或同管敷设,而且部分敷设区域空间狭小、光线不足(夜间),这就导致不同线缆不易区分。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传统的电缆标识采用在线缆护套层以油墨印字或印字轮凸印文字信息的方式来区分电缆。然而,线缆在敷设或其他拖动下,表面印字信息极易磨损缺失,尤其是油墨印字信息,在接触油或水等液体的敷设情况下,印字会发生溶解,从而变得难以辨别,这些缺陷均给敷设、维护、维修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在夜晚或者光线较暗的场合下修复线缆,易发生混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标识信息的线缆,该线缆具有信息标识作用,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获得识别。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标识信息的线缆,包括护套层,沿线缆轴向,所述护套层具有若干标识区,在所述标识区,所述护套层具有若干宽度相同或不同的凹槽,若干所述凹槽按照编码规则排列。此时,线缆外表面辊压凹槽处厚度不小于电缆绝缘线芯的标称厚度,满足绝缘的电气性能。由于护套的绝缘性能取决于护套最薄点,所以该结构不影响线缆的护套绝缘性能。而护套的凸起处(辊压的凹槽挤压形成)相当于增加了护套层厚度,因此提高了线缆的抗老化、抗弯曲、抗紫外线等性能。并且线缆的波纹状结构可以使线缆的弯曲半径更小,不影响线缆本身的弯曲性能,保证其柔性。
另一种方案:沿线缆轴向,所述护套层具有若干标识区,在所述标识区,所述护套层外具有标识层,所述标识层具有若干宽度相同或不同的凹槽,若干所述凹槽按照编码规则排列。所述标识层采用间歇挤出,经挤出模具成型形成在护套层上。
在线缆表面轴向,宽度相同或不同的凹槽,形成凸凹起伏的结构,且按照编码规则排列,通过对一定编码规则排列凹槽的触摸,实现在光线比较暗、无光的情况下,靠触觉感知若干凹槽表达的信息(如盲文),完成对电缆信息的识别,便于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无光的夜晚对线缆(电缆或光缆)种类的确认,也便于线缆后期的维护。如,在光线比较暗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对线缆预留信息的快速辨认,如型号、生产日期等。
为了在夜晚起到标识的效果,所述标识区、标识层具有夜光效果。为了实现夜光效果,所述标识层的材料中含有具有夜光效果的稀土材料。线缆的夜光性能同时也具备安全警示作用,避免线缆被碾压或绊倒行人,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故障或安全事故,同时还具备艺术美化效果。
所述凹槽为环形,均匀且连续分布在线缆的圆周上,避免凹槽被遮挡或损坏引起的信息识别不便。
所述标识区(标识层)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或不相同,如相邻标识区(标识层)之间的间距为20~200mm,当标识区或标识层之间的间距相同时,通过节距的计算可用作线缆的裁剪度量。
标识区(标识层)的信息为固定信息单元,且该单元在电缆、光缆长度范围内重复、均匀或不均匀分布。在电缆或光缆的护层材料在挤出的时候,通过轴向辊压的方式,在电缆的表面辊压形成。
作为优选,上述凹槽通过辊压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1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潜油电泵机专用防集肤效应电缆
- 下一篇:环保低气味汽车用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