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材料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4303.7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6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余鹏;王志明;巫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7/00 | 分类号: | H01Q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材料吸收器 金属结构 衬底层 第一金属层 电介质层 上表面 侧面 本实用新型 金属结构层 正方形沉孔 幅度变化 棱柱结构 通用适配 阻抗匹配 不敏感 共振 内接 平行 申请 吸收 表现 | ||
1.一种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有底至上依次为衬底层(1)、第一金属层(2)、电介质层(3)和第二金属结构(4),所述衬底层(1)、第一金属层(2)和电介质层(3)的上表面为正方形,所述第二金属结构(4)为棱柱结构,所述第二金属结构(4)的侧面与所述衬底层(1)相邻的侧面平行,所述第二金属结构(4)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4)侧面内接的正方形沉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1)、第一金属层(2)、电介质层(3)具有相同的截面,且所述衬底层(1)的边长大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4)的外侧边边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4)上的正方形沉孔(5)的对角线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4)的对角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沉孔(5)的对角线长度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4)的边长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1)为二氧化硅层、纯硅层或砷化镓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为镀覆在所述衬底层(1)的上表面的金质薄膜层,所述第一金属层(2)的厚度为1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3)为所述衬底层(1)的上表面覆盖的锗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3)的厚度为12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材料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结构(4)的厚度为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43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货架射频识别天线
- 下一篇:一种超宽带低成本辐射单元及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