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床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4490.9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5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布鲁艾诺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5/00 | 分类号: | B23B15/00;B23B13/00;B23B1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0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部 导轨 车床 第二驱动装置 第一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上下料装置 工作效率高 驱动 导轨端部 导轨两端 导轨移动 制造成本 连接夹 料装置 上下料 立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床上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两端设有立柱,所述第一导轨上连接有移动部,所述移动部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移动部沿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移动部上连接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导轨垂直移动,所述第二导轨端部设有用于连接夹料装置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同时对多台车床进行上下料作业,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床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床加工中,上料方式分为人工上料和机械上料两种方式。人工上料的方式适合加工一些重量较小的零件,当加工重量较大的零件时,需要采用机械上料的方式。机器人上料是目前常用的上料方式,但机器人上料方式存在如下不足:机器人上料设备本身机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由于机器人上料时工作范围有限,通常只能对一台车床进行上料工作,工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机械上料方式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同时对多台车床上料、工作效率高的车床上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床上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两端设有立柱,所述第一导轨上连接有移动部,所述移动部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移动部沿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移动部上连接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导轨垂直移动,所述第二导轨端部设有用于连接夹料装置的连接部。
所述第一导轨与设在导轨两端的立柱构成龙门架结构,可在第一导轨下可同时布置多台车床。所述立柱其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导轨对设在其上的移动部其导向作用。所述工件被夹取后,能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同时沿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将工件运送到布置在第一导轨下的任意一台车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伺服电机相连的第一齿轮和固定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伺服电机相连的第二齿轮和固定在第二导轨上的第二齿条。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移动部及第二导轨的直线运动。通过齿轮齿条传动,使得移动时有较高的精度的平稳性。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立柱底部设有法兰连接板。
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两端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起限位左右,防止移动部脱离第一导轨。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装置包括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与第一导轨端部固连,所述L形支架上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在碰撞时起缓冲作用。
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侧面设有控制柜。
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长方形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底板垂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二导轨下端固连,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部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在移动部上与第二导轨相对一侧。所述配重块用于平衡移动部两侧的力,使得移动部两侧受力平衡,防止移动部单侧受力过大使得受力大的一侧导轨磨损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第一导轨与设在导轨两端的立柱构成龙门架结构,可在第一导轨下可同时布置多台车床,能同时对多台车床进行上下料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新型结构简单,没有设置复杂的机械结构,制造成本低,利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车床上下料装置正视图。
图2为车床上下料装置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布鲁艾诺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布鲁艾诺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44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