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柴油再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7305.1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6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欣;余燕燕;唐雪平;翁连进;韩媛媛;耿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53/08 | 分类号: | C10G53/08;B01D36/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装置 废柴油 废渣回收装置 絮凝反应器 沉降装置 再生系统 油储罐 超声 本实用新型 再生油储罐 再生 净化处理 脱色装置 依次连接 基础油 燃烧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柴油再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恒温沉降装置、第一油储罐、超声絮凝反应器、第二油储罐、第一过滤装置、固定床脱色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再生油储罐,还包括废渣回收装置;其中恒温沉降装置、超声絮凝反应器、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还分别与废渣回收装置连接,可以对各种来源的废柴油进行再生净化处理,使得废柴油再生为基础油或燃烧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柴油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柴油消费的下游领域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消费量占比64%。但与汽油主要用于乘用车不同,柴油由于能量密度高,主要用于大型车辆(包括客车、货车)、铁路机车、船舰等。其次,柴油还用于工业、农业领域,其消费均占比9%。在工业中,制造业和采掘业为柴油消费的主力军,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柴油的消费和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废柴油的来源和数量也不断增加。2017年上半年柴油消费量较2016年同比暴涨91.8%,这一方面归因于中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归因于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下调,刺激了消费,但这也造成废柴油收集与处理的难度增加。这些废柴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如醛、酮、沥青等胶态物质、炭黑以及盐、水有机酸和金属屑等污染杂质,致使其颜色过深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只能作为废弃污染物处理。
现有技术对废油的处理一般采用比较传统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溶剂萃取法、酸碱处理法和加氢精制法。溶剂萃取法主要特点是将沉降后的柴油用絮凝剂将其中的碳粒、胶质和沥青质等凝结,通过离心方法除去,其中可溶性碳黑和部分胶质、沥青质可做印刷油墨。虽然该工艺在处理废柴油的过程中不再使用硫酸酸化,但由于所添加的絮凝剂只是除去了柴油中的碳粒、油泥,其中大部分非理想组分并未得到精制,使再生油的质量欠佳。酸碱处理法主要采用硫酸和各种有害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产物溶于酸渣中而被除掉,再经过白土精制改善所得再生油的颜色、安定性、抗乳化性等性能,从而得到合格的油品。但该方法在精制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二氧化硫酸性气体和处理成本较高的酸渣、酸水等有害物质,并且后续的白土精制工艺也会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现在已经呈现逐渐被淘汰的趋势。加氢精制工艺,但其生产成本较高,需要性能很高的设备和操作条件,对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来说,要实现产业化的生产应用还有不小困难。另有废柴油组合膜处理技术,现有的研究和应用还是常规的溶剂萃取和硫酸-白土精制处理上,处理方式较为局限,也存在膜污染严重,膜易污染堵塞,膜系统不能稳定运行,膜污染后产油量过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废柴油再生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废柴油再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恒温沉降装置、第一油储罐、超声絮凝反应器、第二油储罐、第一过滤装置、固定床脱色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再生油储罐,所述再生油储罐用于储存经处理得到的基础油或燃烧油;还包括废渣回收装置,所述废渣回收装置分别与恒温沉降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连接,并设有回路与超声絮凝反应器、第二过滤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与再生油储罐间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出口设有用于观察油品颜色的视镜,通过油品颜色的深浅判断是否需再过滤;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有回流管道,且第二过滤装置入口同侧设有回流口,所述回流管道一端连接至回流口,另一端连接至循环泵,用于回流需再过滤的油液。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床脱色装置设有固定床、油品输入口和输入腔;所述输入腔为一下小上大的锥体,连接于固定床的下方;所述油品输入口水平设置于锥体的侧壁,且油品输入口的输入角度在锥体侧壁的切线方向,用于使输入的油液与输入腔侧壁产生紊流和湍流。所述固定床脱色装置还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固定床脱色装置的输入腔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超声絮凝反应器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絮凝反应器底部设有沉降池,所述沉降池内加入有絮凝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7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轨油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用燃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