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DIP设备生产盲孔棒料的模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8060.4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6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军;罗信敏;彭鹏;江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欧美克合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张斌斌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盲孔 棒料 粉料 进料块 扇形孔 本实用新型 模具装置 设备生产 圆锥齿轮 扇形块 装入 堆积 底板 螺栓 加工效率 一次成型 定位销 固定杆 连接杆 输出轴 橡胶圈 再加工 齿轮 齿环 模座 气缸 上粉 推入 芯杆 压板 压块 圆孔 转轴 转动 电机 合格率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DIP设备生产盲孔棒料的模具装置,包括底板、气缸、模座、型腔、压板、压块、第一扇形块、第二扇形块、顶板、螺栓、定位销、连接杆、固定杆、进料块、齿环、芯杆、电机、圆孔、输出轴、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转轴、齿轮、第一扇形孔、第二扇形孔和橡胶圈。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进行加工时盲孔和棒料一次成型,无需对盲孔进行再加工,提高了盲孔棒料的加工效率,又可提高盲孔棒料合格率;通过第一扇形孔和第二扇形孔可为型腔内部装入粉料,在装入粉料的同时可使进料块进行转动,可使进入型腔内部的粉料均匀堆积,又可减少粉料堆积在进料块顶部,在装完粉料后,可减少人工将进料块上粉料推入型腔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孔棒料的模具装置,具体为一种利用DIP设备生产盲孔棒料的模具装置,属于盲孔棒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盲孔是连接表层和内层而不贯通整个工件的导通孔;一般盲孔棒料在中部开设盲孔;在进行盲孔棒料加工时,一般需要通过模具对盲孔棒料进行加工。
现有的盲孔棒料在进行加工时,可能无法一次加工成型,工序可能较多,可能会增加盲孔棒料的加工时间,加工效率可能较低;在模具型腔中装入粉料时,粉料在型腔分布可能不均匀,可能不便于对粉料进行压制。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利用DIP设备生产盲孔棒料的模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DIP设备生产盲孔棒料的模具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利用DIP设备生产盲孔棒料的模具装置,包括底板以及固接在底板表面的气缸,所述底板中部固接有模座,所述模座顶部中心处开有型腔,所述气缸输出顶端固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中部固接有压块,所述压块数目为四个,所述压块由第一扇形块和第二扇形块固接而成,所述第二扇形块的几何尺寸小于第一扇形块的几何尺寸,所述模座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模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顶板中部开有圆孔,所述圆孔通过连接杆固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固接有芯杆;
所述固定杆表面套接有进料块,所述进料块中部开有凹孔,且凹孔内部固接有橡胶圈,所述进料块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第一扇形孔和第二扇形孔,且第一扇形孔贯穿进料块,所述进料块表面固接有齿环,所述顶板顶部表面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套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末端套接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圆孔一侧开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环外侧开有齿槽,且齿环与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转轴顶端套接有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和第二圆锥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扇形孔和第二扇形孔数目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扇形孔和四个所述第二扇形孔均匀分布在进料块顶部和底部,且第一扇形孔贯穿第二扇形孔,所述进料块与圆孔配合连接,且第二扇形孔的几何尺寸小于第一扇形孔的几何尺寸。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数目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杆分别固接在固定杆两侧,所述固定杆为圆台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圆孔和型腔均为圆柱型结构,且圆孔位于型腔顶部。
优选的,所述气缸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气缸均与底板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板底部表面固接有若干个定位销,且定位销配合连接在模座顶部开设的销孔内部,所述定位销截面为圆台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在进行加工时盲孔和棒料一次成型,无需对盲孔进行再加工,提高了盲孔棒料的加工效率,又可提高盲孔棒料合格率,在进行粉料压制时,无需移动芯杆,从而避免了盲孔偏心;
2、通过第一扇形孔和第二扇形孔可为型腔内部装入粉料,在装入粉料的同时可使进料块进行转动,可使进入型腔内部的粉料均匀堆积,又可减少粉料堆积在进料块顶部,在装完粉料后,可减少人工将进料块上粉料推入型腔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欧美克合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欧美克合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8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用浇铸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粉末冶金支撑座外角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