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加压与自动机械加压集成的研磨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9987.X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2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宏纪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10 | 分类号: | B24B37/10;B24B37/30;B24B37/34;B24B57/00;B24B27/00;B24B37/005;B24B49/16;G01N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11498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 放置板 研磨抛光机 自动机械 放置槽 研磨盘 研磨抛光 连接柱 漏液孔 研磨液 本实用新型 使用安全性 便于移动 成品率 抽液泵 出液管 单片机 回收管 人工的 上表面 万向轮 下表面 锁止 穿过 回收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力加压与自动机械加压集成的研磨抛光机,包括放置板,放置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放置槽,放置板的内部设有漏液孔,漏液孔与放置槽对应设置,放置槽的内部设有研磨盘,研磨盘的下表面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穿过放置板,本重力加压与自动机械加压集成的研磨抛光机,结构牢固,稳定耐用,通过锁止万向轮可以便于移动,设备精简,操作简单,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通过抽液泵和第二出液管可以将研磨液滴到研磨盘上,可以提高研磨抛光效率,可以减少人工的使用程度,通过单片机能够对研磨抛光压力精确控制,提高成品率,使用安全性高,通过回收管便于将使用过的研磨液进行回收,减少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抛光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力加压与自动机械加压集成的研磨抛光机。
背景技术
研磨抛光机主要应用于材料研究处理及材料加工方面,但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在其进行研磨抛光时对压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现有的研磨抛光机或是针对某一材料试样的研磨抛光使用,如碳化硅晶片研磨抛光机、光学镜片抛光机等;或是针对某一类别材料试样的研磨抛光使用,如金相试样研磨抛光机、陶瓷研磨抛光机等。除适用范围过于单一外,还存在试样主要采用手持方式研磨抛光、研磨抛光压力无法精确控制的缺点,从而造成研磨抛光面型不均匀、研磨抛光效率较低、成品率不高,同时存在一定的操作危险性。因此,需要一种能适用于多种类材料研磨抛光且研磨抛光压力精确可控的压力研磨抛光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重力加压与自动机械加压集成的研磨抛光机,结构牢固,稳定耐用,可以便于移动,设备精简,操作简单,给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提高研磨抛光效率,能够对研磨抛光压力精确控制,提高成品率,使用安全性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力加压与自动机械加压集成的研磨抛光机,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放置槽,放置板的内部设有漏液孔,漏液孔与放置槽对应设置,放置槽的内部设有研磨盘,研磨盘的下表面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穿过放置板,且连接柱通过轴承与放置板连接,连接柱远离研磨盘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放置板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支架,支架的中部设有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第一支板设置在第二支板的上侧,第一支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三电机、液压油箱、液压泵和抽液泵,抽液泵的左表面设有连接管,抽液泵的右表面设有第二出液管,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第二支板的上表面设有盛液箱,盛液箱的前表面设有第一出液管,第一出液管的中部设有电磁阀,连接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与盛液箱的左表面连接,放置板的上表面四角处均设有支柱,两个支柱为一组,位于前侧的两个支柱的中部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通过轴承与支柱连接,支柱的左表面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柱与第一螺杆固定连接,位于后侧的两个支柱的中部设有导杆,导杆与支柱固定连接,导杆与第一螺杆的侧表面中部设有U型活动块,U型活动块与导杆滑动连接,U型活动块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U型活动块的中部设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通过轴承与U型活动块连接,U型活动块的前表面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U型活动块与第二螺杆连接,第二螺杆的侧表面中部设有第二活动块,第二活动块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第二活动块的下表面设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与研磨盘上下对应设置,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处设有压板,放置板的右表面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上表面设有鹅颈管,鹅颈管远离定位块的一端设有固定板,第二出液管的远离抽液泵的一端穿过固定板,且第二出液管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放置板的左表面设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第三电机、抽液泵、电磁阀、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液压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板的下表面阵列分布有四个锁止万向轮,锁止万向轮通过螺柱与第二支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电机的下表面设有电机座,第三电机通过电机座与第一支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宏纪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宏纪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99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