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气化灰水回收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0041.0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7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兵;赵怀玉;王德忠;王军伟;周培培;王运来;王国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65/10;B01D6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小伍;田磊 |
地址: | 4752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滤膜 煤气化 灰水 压差 回收再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 压力信号处理模块 压力处理模块 压力检测信号 纳滤膜过滤 压力传感器 自动化操作 过滤效率 化学沉淀 灰水处理 节能减排 输出信号 系统设备 组合技术 控制器 准确度 沉淀槽 收集池 水硬度 回收率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煤气化灰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沉淀槽、收集池、纳滤膜、压力信号处理模块和控制器,利用化学沉淀和纳滤膜过滤组合技术手段来对煤气化灰水进行处理,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灰水硬度,提高灰水回收率,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系统设备易搭建,同时采用PLC控制器自动化操作,提高灰水处理效率;为了精确控制纳滤膜压差,避免因纳滤膜压差过大导致过滤效率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力处理模块来对纳滤膜上的压力传感器J1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提高对压力检测信号的精确度的同时也提高对纳滤膜压差监控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煤气化灰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煤气化过程是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水蒸气等作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工艺过程,其中,煤气化产生的灰水由于含有较高Ca2 +和Mg2+,水质硬度高,高温下容易产生结垢现象,造成管道的堵塞。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目前,煤化工企业主要采用的措施是加大外排灰水量和增加新鲜水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灰水的盐浓度,减缓结垢速率,然而这降低了灰水的回用率,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不符合现代煤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另外,大量外排的污水也为下游的水处理设施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如何降低灰水硬度、提高灰水回用率、减少新鲜用水量,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煤化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难点。
而在利用纳滤膜过滤技术处理污水时,随着纳滤膜使用程度越高,纳滤膜的压差越大,当压差到达警戒值时,若不及时对纳滤膜进行清理,纳滤膜的过滤效率就会大大降低,目前纳滤膜在压差监控过程中,存在压差检测不稳定、检测结果不准确等问题。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煤气化灰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煤气化灰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沉淀槽、收集池、纳滤膜、压力信号处理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沉淀槽外接灰水管,底部设置排净管道,沉淀槽设置有溢流堰,溢流堰末端连接所述收集池入口,收集池底部设置有循环水泵,并通过循环水泵管连接纳滤膜入口;所述纳滤膜装设有压力传感器J1,压力传感器J1连接所述压力信号处理模块,压力信号处理模块包括采样输入电路、放大调节电路和滤波输出电路,采样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压力传感器J1的信号输出端,采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入端,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入端,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压力信号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采样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J1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R4的一端和MOS管Q1的栅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和MOS管Q1的漏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MOS管Q1的源极连接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入端,并通过电阻R5接地。
优选的,所述放大调节电路包括运放器A1,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MOS管Q1的源极和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连接滤波输出电路。
优选的,所述滤波输出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1的一端连接运放器A1的输出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控制器的压力信号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系统。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0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移动式多功能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