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0086.8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4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宇蒙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灸筒 玻璃封板 可拆卸设置 环形台阶 磁灸 灸座 侧向 隔板 人体皮肤表面 本实用新型 凸出 艾柱燃烧 方便拆卸 筛状隔板 上端封闭 烫伤人体 透明玻璃 内表面 红外线 掉落 封板 灸疗 施灸 下端 替换 照射 皮肤 封闭 辐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灸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上端封闭的灸筒,灸筒下端设置有环形灸座,环形灸座里侧向内凸出灸筒内表面并形成一环形台阶,该环形台阶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封闭灸筒下端的透明玻璃封板。将筛状隔板替换为玻璃封板后,不仅消除了烫伤人体皮肤的隐患,而且使艾柱燃烧时产生的红外线全部照射人体皮肤表面,充分发挥辐射灸疗的作用。采用可拆卸设置玻璃封板,施灸结束后可方便拆卸玻璃封板,清除掉落到隔板上的艾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用于人体穴位的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学中防病救疾的独特治疗模式之一,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专利CN103732201B公开了一种兼具灸疗、磁疗功能的磁灸装置,该磁灸装置具有上端封闭的灸筒,灸筒下端带有环形灸座,灸筒内在灸座上方设置有筛状隔板,筛状隔板上排布若干通孔。使用时,艾柱燃烧时发出的红外线和产生的高温烟气穿过筛状隔板上的通孔分别作用在人体皮肤表面,并由此实现对人体的灸疗作用。
由于上述筛状隔板通常由不透光材料(由纸板)制成,艾柱燃烧时产生的红外线只能经筛状隔板的上的通孔照射到人体皮肤上,因此大大降低了艾柱红外线的灸疗作用。而由于高温烟气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艾柱燃烧时掉落的灰渍也能够穿过筛状隔板上通孔掉落到人体皮肤上,因此,上述磁灸装置还存在烫伤人体皮肤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安全方便、又使艾灸疗效得到充分发挥的磁灸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磁灸装置,包括一上端封闭的灸筒,灸筒下端设置有环形灸座,环形灸座里侧向内凸出灸筒内表面并形成一环形台阶,该环形台阶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封闭灸筒下端的透明玻璃封板。
进一步,所述玻璃封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环形台阶上,玻璃封板的厚度不超过1毫米。
进一步,所述环形台阶上设置有环形垫圈,所述玻璃封板放置在该环形垫圈上,玻璃封板下方的环形垫圈的里孔和所述灸座的里孔共同构成一用于容置姜片或蒜片等灸疗材料的容置槽。
进一步,所述灸筒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艾柱燃烧时产生的红外线反射至所述玻璃封板的反射碗,该反射碗的反射面为锥形或弧形,其表面覆有耐高温红外反射材料。
进一步,所述反射碗为环形,其上设置有供艾柱穿过的中心孔。
进一步,所述玻璃封板的上和/或下表面涂覆有砭石粉层。
进一步,所述砭石粉的粒径为0.05微米-10微米。
进一步,所述砭石粉的粒径为0.1微米-1微米。
进一步,所述砭石粉的粒径为0.1微米-0.5微米。
进一步,所述砭石为泗滨砭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筛状隔板替换为玻璃封板后,不仅消除了烫伤人体皮肤的隐患,而且使艾柱燃烧时产生的红外线全部照射人体皮肤表面,充分发挥辐射灸疗的作用。采用可拆卸设置玻璃封板,施灸结束后可方便拆卸玻璃封板,清除掉落到封板上的艾灰。
2、在灸筒内设置反射碗,可使灸疗时产生的红外线尽可能全部照射到人体皮肤上,充分发挥艾柱的灸疗作用。
3、现代科学手段检测发现,砭石是通过微晶、红外和脉冲来达到一些治疗和保健效果的。在玻璃封板表面涂覆砭石粉层,灸疗产生的热力能够激发砭石,使其发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从而进一步提高灸疗效果。
4、通过设置容置姜片、蒜片等灸疗材料的容置槽,使人们利用该磁灸装置进行隔姜灸、隔蒜灸等施灸方法,进一步丰富了磁灸装置的功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宇蒙,未经刘宇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00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温艾灸器
- 下一篇: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