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层建筑垃圾智能分离运输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0637.0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7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宋闻辉;冯大阔;侯振国;张建新;刘会超;李佳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10 | 分类号: | E04F17/10;E04F17/1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出口 运输管道 运输管 本实用新型 智能 自动挡板机构 分离系统 运输单元 高层建筑 土建 自动喷淋系统 中高层建筑 装修 安全隐患 分类处理 粉尘污染 互相平行 缓冲垫块 垃圾运输 连接通道 倾斜向下 噪声污染 垃圾 垂直的 下端口 相错 分隔 连通 | ||
1.高层建筑垃圾智能分离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面相垂直的运输管道(1)及设置在运输管道(1)下端口的智能分离系统,运输管道(1)包括若干个运输单元,每个运输单元均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运输管(101)和第二运输管(102),第一运输管(101)与第二运输管(102)在竖直方向上相错连通,第一运输管(101)与第二运输管(102)的连接通道内设置有倾斜向下的缓冲垫块组件(3),第一运输管(101)和第二运输管(10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投料口(103),所述智能分离系统包括设置在运输管道(1)下端口的自动挡板机构(2),自动挡板机构(2)把运输管道(1)下端口分隔为土建垃圾出口(201)和装修垃圾出口(202),土建垃圾出口(201)和装修垃圾出口(202)上均设置有自动喷淋系统(4),与土建垃圾出口(201)上下对应设置有土建垃圾收集池(204),与装修垃圾出口(202)上下对应设置有装修垃圾收集池(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垃圾智能分离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块组件(3)包括用于承接垂直降落垃圾的直接碰撞橡胶垫块(301)、用于承接反弹垃圾的反弹碰撞橡胶垫块(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垃圾智能分离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运输管(101)上下对应,各个第二运输管(102)上下对应,每个第一运输管(101)和每个第二运输管(102)均为三层楼的高度,第一运输管(101)和第二运输管(102)与各个楼层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投料口(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垃圾智能分离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管道(1)随各个第一运输管(101)与各个第二运输管(102)的相错连接呈斜线形通向土建垃圾收集池(204)和装修垃圾收集池(205),每个第一运输管(101)和每个第二运输管(102)均为四层楼的高度,第一运输管(101)和第二运输管(102)与各个楼层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投料口(10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层建筑垃圾智能分离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挡板机构(2)包括通过电机驱动器与控制器相连的转角电机,转角电机的驱动轴与转动轴(206)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轴(206)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206)承组件转动设置在轴座上,转动轴(206)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分离土建垃圾出口(201)和装修垃圾出口(202)的转动挡板(203),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控制转角电机正转时间和反转时间的定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层建筑垃圾智能分离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喷淋系统(4)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光电传感器(402)和电磁阀,所述土建垃圾出口(201)和装修垃圾出口(202)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401),所述电磁阀设置在喷淋头(401)与供水管(403)之间,所述光电传感器(402)设置有两个,一个光电传感器(402)设置在土建垃圾出口(201)处,另一个光电传感器(402)设置在装修垃圾出口(202)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层建筑垃圾智能分离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建垃圾出口(201)和装修垃圾出口(202)分别为喇叭状出口的左右两个通口,所述光电传感器(402)和喷淋头均通过通孔朝向土建垃圾出口(201)和装修垃圾出口(202),所述转角电机、电机驱动器、控制器、定时器均设置在土建垃圾出口(201)和装修垃圾出口(202)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06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瓷砖包管轻钢龙骨框架
- 下一篇:一种阳角收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