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1538.4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8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辉;吕西洋;杨家坤;王培虎;刘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新田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伸出 轴承座 长杆 刀轴 固定结构件 精密播种机 实心圆柱状 链条 茬地 免耕 轴承 转动 本实用新型 外圆周位置 播种机 末端位置 依次设置 轴承设置 装置总成 作业效率 稳固性 圆柱状 松动 变形 改进 外围 穿过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包括清秸装置总成,清秸刀轴内设置有轴承,且清秸刀轴伸出于机架的端部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件和第二固定结构件,清秸刀轴上设置有链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心圆柱状长杆,轴承设置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外围,且轴承的外圆周位置设置有套筒,套筒伸出于机架的外侧;机架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圆柱状长杆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穿过轴承座实现固定,套筒伸出于机架外并延伸至靠近轴承座的位置;链条套设于套筒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位置,且链条转动后带动套筒转动。该播种机,在作业时其能有效避免机架松动、变形及煽动情况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稳固性及使用时的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
背景技术
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在农业中应用十分广泛,以典型的2BMFJ-6型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为例:2BMFJ-6型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适用于我国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及东北大部分地区,在机收后的茬地上直接进行大豆、花生等作物的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施肥作业。如图1、图2和图3所示,2BMFJ-6型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的具体结构包括清秸装置,即清秸装置总成,其由六根清秸刀轴总成纵向布置在机架底梁上,左侧三组刀盘逆时针旋转,右侧三组刀盘顺时针旋转,将秸秆排向外侧。外侧清秸刀轴总成采用4排刀具205,内侧清秸刀轴总成采用弧形刀。该播种机的清秸装置的具体构造为:
在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之间,数个间隔设置的刀具205分别固定在六个定轴204上,定轴204横穿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的底部位置,且定轴204伸出于第二机架102外的部分设置有用于固定丝杆的方体形固定块,丝杆的作用是支撑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链条203套设在定轴204的末端位置,其中,图2中的阴影部分为碎秸秆或杂草。在实际的操作使用过程中,链条203运转带动定轴204转动,从而促使刀具205的作业运行,但是,由于刀具205的受阻力作用较严重,机架如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缺少强有力的支撑,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极易出现松动、变形及煽动情况,严重影响了整体装置的操作运行,增加了装置的维修成本,拉低了装置的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在作业时其能有效避免机架松动、变形及煽动情况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稳固性及使用时的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包括清秸装置总成,所述清秸装置总成由6根清秸刀轴纵向设置于机架底梁上,所述清秸刀轴内设置有轴承,其上设置有刀盘,且清秸刀轴伸出于机架的端部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用于固定丝杆用的第一固定结构件和用于固定清秸刀轴末端的第二固定结构件,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与第二固定结构件之间的清秸刀轴上设置有链条,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呈中空结构的棱柱状,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件呈近似H型结构,且第二固定结构件设置于压草板的上表面:
还包括实心圆柱状长杆,所述轴承设置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外围,且轴承的外圆周位置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小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长度,且套筒伸出于机架的外侧;
所述机架底梁为用于连接横向两立柱的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圆柱状长杆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穿过轴承座实现固定,所述套筒伸出于机架外并延伸至靠近轴承座的位置;
所述链条套设于套筒伸出于机架外的末端位置,且链条转动后带动套筒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实心圆柱状长杆的末端伸出于轴承座,且其末端设置有固定用的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轴承座的横截面呈凸字形结构,且凸字形结构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末端从其中穿过的第一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径大于实心圆柱状长杆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新田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新田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1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带施肥旋耕装置和犁地器装置的玉米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