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降解双层支架管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1966.7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5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张胜男;李雪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L31/14;A61L3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内层管 外层管 双层支架 卡接部 本实用新型 可降解 配合 径向圆周 相对位移 转动过程 支撑力 两层 内壁 外壁 抵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双层支架管材,其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内层管的外壁、外层管的内壁两者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卡接部,另一个设有配合部,卡接部与配合部相互配合以连接内层管与外层管。本实用新型双层支架管材的内层管、外层管两层管的结构,使得管材机械强度高、且在径向圆周方向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抵抗外界的压力,有一定的支撑力;卡接部与配合部的设置,双层支架管材在转动过程中增大扭矩,有效消除了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相对位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双层支架管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血管介入治疗是借助于介入导管通过血管管腔到达体内的病变部位,实现低创治疗的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由于介入疗法的众多优点,使它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球囊导管作为腔内介入治疗的主要器械之一,是临床使用最多的一类导管球囊导管。如今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大类疾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来治疗血管狭窄等病变。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运用导管技术,其在病变血管内放入支架、球囊加压扩张、机械切割、激光气化、超声空穴等方法使狭窄的血管内径扩大,从而能够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血液供给,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来治疗血管狭窄阻塞、栓塞等病变是目前心血管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
支架植入技术是将支架在导管的引导下植入发生阻塞的血管并留置于血管内,以保持血管开放并恢复流入心脏的血流。在完成支架的扩张,抽离导管后,支架本体需具备足够的支撑力,承受病变血管对其径向的压力。支架的支撑力是考察支架性能的一个主体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植入体内的具有良好支撑效果的可降解双层支架管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降解双层支架管材,其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内层管的外壁、所述外层管的内壁两者中的其中一个设有配合部,另一个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配合部相互配合以连接所述内层管与外层管。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管的配合部包括在所述内层管的外壁上开设朝向所述内层管轴线凹进的凹槽,所述外层管的配合部包括在所述外层管的内壁上设置的朝向所述外层管凸出的凸筋,所述凸筋卡入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管的配合部包括在所述内层管的外壁上设的远离所述内层管轴线凸出的凸筋,所述外层管的配合部包括在所述外层管的内壁上设置远离外层管的轴线凹陷的凹槽,所述凸筋卡入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凸筋沿可降解双层支架管材的延伸方向呈条状,所述凹槽沿可降解双层支架管材的延伸方向呈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或者所述凸起在其对应管材的周向呈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壁垂直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为可降解聚合物材料,所述内层管为可降解聚合物材料或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的厚度比区间为1:1-1:4。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的厚度比为3:7。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的厚度比为4:6。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降解双层支架管材的内层管、外层管两层管的设计,机械强度高,并且在径向圆周方向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抵抗外界的压力,使得管材具有一定的支撑力;配合部与配合部的设置使得内层管、外层管相互连接时两者间的接触面积变大,且相对接触面为连续起伏的平面,使得内层管与外层管接触稳定,配合部与配合部的设置,可降解双层支架管材在转动过程中增大扭矩,消除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相对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1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假肢外壳
- 下一篇:新型组合型主动脉弓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