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2371.3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8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韩德敬;刘瑜;赵曦;严山;王东;李艳秋;马丽勇;许强;陈明秋;于苏扬;秦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4 | 分类号: | E04G1/24;E04G1/15;E04G5/00;E04G5/10;E04G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光顶 移动操作平台 桁架 等腰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 主体上表面 对称设置 回收利用 空间占用 施工效率 正常运输 装修施工 操作面 龙骨 滑轮 余料 支撑 施工 铺设 制作 保证 | ||
1.一种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包括有桁架主体(1)、铺设在桁架主体(1)上表面的操作面(2)和设置在桁架主体(1)底部的滑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桁架主体(1)包括有等腰三角形支撑(11)、对称设置在等腰三角形支撑(11)的腰上的第一平台(12)和第二平台(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12)呈倒L型,包括有第一水平支撑(121)和第一竖向支撑(122),所述第一竖向支撑(122)的下端超出等腰三角形支撑(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13)呈倒L型,包括有第二水平支撑(131)和第二竖向支撑(132),所述第二水平支撑(131)的一端与等腰三角形支撑(11)的顶角交于一点,所述第二竖向支撑(132)的下端与第一水平支撑(121)交于一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三角形支撑(11)的底边中部和顶角之间设置有中部支撑(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三角形支撑(11)至少有两个,并且等腰三角形支撑(11)之间设置有水平连接杆(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相邻水平连接杆(4)之间设置有斜撑(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2)的边缘设置有防护栏(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2)为脚手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设置在采光顶龙骨(7)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采光顶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131)与采光顶龙骨(7)顶部的间距为1.5m~1.7m,所述第一水平支撑(121)与采光顶龙骨(7)两端的间距为0.8m~1.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23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便于组装的脚手架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放置的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