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籽西瓜种子催芽前破壳的专用夹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3780.5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3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伟;徐永阳;王平勇;贺玉花;徐志红;孔维虎;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000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壳 手柄 连接柄 剪板 无籽西瓜种子 本实用新型 锁紧单元 专用夹子 催芽 底座 底座中部 端部铰接 滑动连接 铰接连接 前端设置 转轴转动 可控的 插放 方孔 销轴 压杆 有压 种仁 转轴 挤压 损伤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籽西瓜种子催芽前破壳的专用夹子,包括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前端的T形柱,所述T形柱滑动连接有剪板,所述剪板的端部铰接连接在底座中部,剪板的中部开设有与T形柱对应的方孔,T形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包括连接柄和铰接连接在所述连接柄末端的手柄,所述连接柄的前端设置有插放转轴的缺口,所述手柄的前端开设有缺口,于手柄前端的缺口内部通过两根销轴安装有锁紧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紧单元,防止实验人员用力过大时对种子造成损伤,实现挤压力度可控的目的,以保证破壳时避免伤及种仁,破壳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籽西瓜种子催芽前破壳的专用夹子。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无籽西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受遗传特性的影响,无籽西瓜种子的种皮较厚,尤其种脐部分更厚,并且种胚发育不完全,种仁不饱满,所以出芽十分困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验人员一般会通过人工破壳对其进行催芽。
目前,在无籽西瓜种子催芽过程中,实验人员一般用牙齿轻轻嗑一下种脐,有时也可以用指甲剪夹开,目的都是为了使其略开一个小口,但是使用这两种方式对无籽西瓜种子破壳时,均需要实验人员掌握破壳压力的大小,嗑种时一定要轻,只要听到“咔嚓”一声即可,同时种皮开口不要过大,以防伤及种仁,另外,破壳压力的大小完全由使用者掌握,用力过大会把种子压碎,用力过小又无法一次将壳压破,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伤及种仁,且操作简单、实用的无籽西瓜种子催芽前破壳的专用夹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籽西瓜种子催芽前破壳的专用夹子,包括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前端的T形柱,所述T形柱滑动连接有剪板,所述剪板的端部铰接连接在底座中部,剪板的中部开设有与T形柱对应的方孔,T形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包括连接柄和铰接连接在所述连接柄末端的手柄,所述连接柄的前端设置有插放转轴的缺口,所述手柄的前端开设有缺口,于手柄前端的缺口内部通过两根销轴安装有锁紧单元,所述锁紧单元包括锁定钩和扭簧,所述锁定钩和扭簧依次安装在所述销轴上,在连接柄顶部与锁定钩位置对应设置有卡槽,所述扭簧的一端压在锁定钩上,另一端压在布设在手柄上的限位块上;在底座上位于压杆的下方安装有用于调节高度的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布设在底座上开设的槽位内,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调节座和限位柱,底座槽位底部均匀开设有三处呈三角形的凹部,所述调节座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凹部匹配的凸部,所述调节座上方均匀分布有三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相同、深度不同且深度均小于限位柱高度,调节座上方的圆孔位置与底座槽位底部的凹部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剪板之间布设有压簧,所述压簧靠近底座与剪板铰接处设置,且压簧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底座和剪板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剪板与底座的头部均为锯齿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柄前端下方布设有压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和锁定钩位于扭簧的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和底座末端外侧设置有多个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手柄前端的缺口内部通过两根销轴安装有锁紧单元,通过扭簧将锁定钩与连接柄锁紧,当连接柄与限位柱接触时,锁定钩从连接柄的卡槽内脱离,防止实验人员用力过大时对种子造成损伤;手柄和底座均采用截面为非圆形的形状设计且外侧均设置有多个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的凹槽,满足手柄能够更好受力的同时,实验人员手握上去也更加舒适,容易操作,满足实用性的同时,外形更加美观独特;在底座上位于压杆的下方安装有可以调节高度的限位单元,在对种子进行破壳时控制手柄向下的行程,以保证破壳时避免伤及种仁,破壳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3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碱地景观树种植结构
- 下一篇:便于管理香菜种子的培育装置